邱婉婷教授(后)与村民在清理征集到的老物件。 东南网6月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刘深魁 文/图)虽然地处山区,但位于龙岩市永定区高头乡的大岭下村可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在村委会旧楼里,记者发现了一个特殊的房间——福建工程学院乡建创客工作室。屋内,两位特殊人物正在交谈,分别是省文联驻村干部杨静南与台湾籍教授邱婉婷,他们交谈的话题围绕着大岭下村的建设。 去年,福建工程学院副教授、台湾云林科技大学博士邱婉婷带着她的学生入驻大岭下村,拉开了大岭下村美丽乡村建设的序幕。如今,大岭下村发生了哪些变化? 净村活动: 恢复村民的“集体荣誉感” “大岭下村的社区营造应当是造人、造物和造景,三驾马车并驾齐驱。”邱婉婷认为,社区营造的核心是“造人”,即培养居民的集体意识和对社区的认同。 确定营造模式之后,杨静南的心里也有了底气。“如何激起村民的集体意识,这是最重要的。所以我认为首先从环境入手,最合适。”经过思考,杨静南决定借鉴台湾社区营造的经验和环保模式,从清理垃圾开始。 于是,一场“爱我大岭下,共建美丽家园”的净村活动在大岭下村展开,杨静南组织130多名村民参与。邱婉婷也带来了大学生志愿者,并为这次活动设计了200多件环保T恤。 “村子干净了,人心也齐了,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高兴。”参加活动的翠叔干劲十足。 “活动给村子带来了凝聚力,这是我们年轻人一直想做的事情。”返乡大学生江嘉说。 此前,村民习惯在溪边倒垃圾,加上乱丢的烟蒂、玻璃瓶等,大岭下村的“垃圾围村”现象较为严重。 “我们打算把净村活动固定化,每月大扫除一次,让‘垃圾不落地’成为一项美丽约定。”杨静南说。 乡村博物馆: 重新唤醒乡土记忆 村委会一楼,拐角处是两间敞亮的教室,里面摆放着上百个老物件,每件上面都挂着一张“身份标签”,注明了物品名称、编号、捐赠人和捐赠日期等。 “我们建起了新楼房,却弄丢了乡愁。保护传承农耕文化,让子孙后代记住乡愁需要一个载体,所以我们就构思筹建大岭下乡村博物馆。”杨静南说。 博物馆这个“金点子”,最早出自邱婉婷之手。去年她首次走进大岭下村,很快被这里山清水秀的村貌和淳朴热情的村民所打动,于是成立乡建创客工作室,决心利用专业知识打造一个“美丽乡村”。 4月底,一场以“旧事物 新角度”为主题的旧物征集活动在大岭下村举行,杨静南、邱婉婷领着福建工程学院的大学生挨家挨户走访,向村民征集老照片、旧家具、旧农具、传统服饰和日常生活用具等五类物品。目前,该博物馆已收集到老物件100多件。 邱婉婷为博物馆制定了一套发展规划。她告诉记者:“乡村旅游需要在地故事,而老物件就是有故事的,下一步会尽快向游客开放,让老物件活起来。” 营造公共空间: 让乡村旅游更美丽 走进乡建创客工作室,办公桌上放着一本《大岭下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设计方案》。根据规划,下个月村里就要按方案动工,营建公共空间了。 据村主任江石生介绍,去年大岭下村请来邱教授,谋划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道路。经过半年的调查和走访,邱教授的团队最先带来的并不是大岭下村的整体旅游规划,而是村落公共空间。 这不是简单的公共空间,它由老土楼、乡村公园、采摘农场、水果咖啡屋等旅游点串联而成,旨在培育乡村旅游精品路线。 走访过不少两岸村落,邱婉婷觉得大岭下村的建筑很有味道。在她看来,村里的16座土楼保存完好,建筑风格独特,藏着数不清的故事。 “听土楼故事,是大岭下的一大卖点,也是旅游突破口。”邱婉婷首先做好土楼广场的景观营造,以步道、果园串联16座土楼,设计一条土楼漫游线路,游客可以一边逛一边听故事。 打造观景台,是邱婉婷下的第二步棋。村口有一处高岗,过去是村民晾晒柿子的场所,每到柿子丰收时节,村民都会聚集于此,挑拣、晾晒柿子,与邻里闲话家常。 “晒柿场承载着村民的共同记忆,也记录了农耕生活的变迁,我们做空间营造时,充分考虑到了记忆传承。”杨静南透露,晒柿场将被打造成一个双层观景台,一层是休闲广场,保留聊天休憩、议事话事的功能;二层设计成一个高空观景台,可以俯瞰整个村落景色。 “为村落营造个性化公共空间,不仅可以提升乡村景观特色和艺术水平,也能带动村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邱婉婷说。 采访手记>>> 美丽乡村建设,主人翁意识不可缺位 当前,美丽乡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记者认为,这需要各方面力量的介入和参与。 首先,驻村干部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多年来,我省通过“干部驻村、部门帮扶、资金捆绑、政策扶持”的工作机制,有效破解了农村发展急需的人才、资金、资源等问题,取得了积极成效。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驻村干部的作用不可忽视,他们是重要的支持力量。 其次,福建的对台优势突出,许多乡村在营造过程中,邀请台湾的规划师、设计师来帮忙,通过引入智力支持,获得了喜人的成果,这一经验值得肯定。 第三,民间力量积极参与其中,特别是让广大大学生投入美丽乡村建设,可以使乡村发展有“造血式”的后续力量,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除了外力支持外,美丽乡村建设归根结底还是要发挥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只有发动村民参与其中,发挥内生动力,才不失美丽乡村建设的本义。 在大岭下村,驻村干部杨静南、台湾教授邱婉婷及其大学生团队都是在“授渔”和“造血”,但最终村民主人翁意识的觉醒,才让村落有了最大的改变。“干部驻村是阶段性的,专家帮扶也是暂时的,总有一天都会离开,只有村民才是长久居住的。因此,建设美丽乡村,最要紧的是‘造人’,唤醒村民的主人翁意识。”采访中,杨静南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理解,值得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