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今年重大病虫呈多发重发的严峻态势,农业部及早安排部署,加强监测预警,推进统防统治,开展应急防治,实现“虫口夺粮”,为夏粮丰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农业部农作物重大病虫测报网监测,2017年小麦病虫害发生面积8.3亿亩次。其中条锈病累计发生面积8100多万亩,为近20年来最重年份。各级农业部门立足抗灾夺丰收,及时有效防控,推进科学防控,实施打点保面,有效遏制病害暴发态势,大部麦区中等以下程度流行,对小麦生产未造成明显影响。在小麦赤霉病防控上,全面落实“主动出击、见花打药”措施,大部麦区中等或偏轻发生,为近5年来造成危害最轻的一年。小麦蚜虫偏重发生,通过适时防治有效控制了产量损失。 控制危害减少损失。据统计,今年小麦病虫防治面积11.5亿亩次,由于测报准确、防控及时、用药精准,有效遏制病虫危害。据各地上报和专家分析,今年小麦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挽回小麦产量损失300多亿斤。 防控病害提高质量。近些年,赤霉病在江淮等地重发,导致成本增加,也影响品质。今年小麦赤霉病实际发生面积4355万亩,比上年减少58%。各地防控及时,在抽穗扬花期实施预防面积2.1亿多亩次,病害得到有效控制。 专家田间调查,大部麦区病穗率在3%以内、比上年下降5-10个百分点,病粒率在1%以内,远低于4%的粮食收购标准。 农药减量增效显著。各地实施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面积达1.56亿亩次,占防治总面积的13.6%,比上年提高近2个百分点。对小麦条锈病实施“发现一点、控制一片”,对蚜虫实施“治早、治好、治了”策略。措施到位减轻了用药压力,加之采用高效药剂替代老旧农药,农药用量平均减少15%以上。 统防统治加快推进。今年小麦条锈病累计发生面积8100多万亩,为20年来最重年份;小麦蚜虫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15亿亩。各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重点扶持病虫防治服务组织,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据统计,今年天津、山西、安徽、四川、甘肃等省(市)小麦病虫统防统治覆盖率超过35%,江苏、新疆分别达到58%和65%。(记者李竟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