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园民宿中庭 文化集市上的老手艺展示 以当地石材装饰民宿的墙体 颇具乡村特色的民宿亲子活动 东南网7月1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通讯员 王凯瑛 文/图)当前民宿业有两大分支。一是在情怀驱动下,文艺青年领衔逆城市化,回归乡村,开办个性民宿;另一分支则以各路资本为代表,它们看好兴起中的乡村游市场,引入酒店管理与服务模式,开发标准化泛民宿产品。 分歧由此产生。文青派认为,带有鲜明在地化、个性化、人格化色彩的“老板娘文化”是民宿的精神内核,民宿酒店化是对民宿精神的消解与背离;资本派则主张,酒店经验与民宿的结合,能够补足传统民宿服务与硬件短板,为都市人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体验。 “老板娘文化”还是企业化 和大部分民宿故事的起点一样,李亚明涉足民宿市场,也源自乡村情结。 李亚明是厦门企业朗乡投资的掌舵人,多年来深耕城市规划与地产开发领域。早年师从古建大师阮仪三的经历,让李亚明对投身乡建充满期待。乡村度假品牌溪园,便发端于此。 溪园的第一个实践项目,位于漳州市长泰县马洋溪畔的后坊村马厝自然村。两年前,李亚明的团队第一次邂逅村中一处废弃的村落时,便在脑海中浮现出了一幅闽南传统乡村图景:“沿溪而建的村舍错落有致,周边是空旷的田野,屋后的百年桂花树一到八月就散发出阵阵清香,黄昏时分,荷锄而归的乡民,在院落间的空地上纳凉、品茗、闲谈……” 李亚明希望通过民宿开发,在这里复现乡村记忆。 但是,应该遵循怎样的开发路径呢?彼时民宿业的主流,是莫干山、大理、丽江的城市造梦者引领的情怀民宿。“他们对乡村原始民居进行简单改造,提供温馨而具有人情味的服务,强调民宿主与住客间的温情互动。”溪园项目设计总监赖勇虎说,具有温度的“老板娘文化”是传统民宿的最大卖点。 但传统民宿的局限性同样不可忽视。“都市人对乡村的认知大多是田园牧歌式的诗意画面,却往往忽视了其落后与不便之处。”赖勇虎以溪园在马厝村开发的这处古村落为例,“这些早已闲置的闽南传统民居,房间面积大多不足10平方米,居住空间低矮、潮湿、阴暗,隔音效果差。” 除了硬件不宜居,传统民宿的服务能力也存在天然缺陷。“由于经营规模限制,传统民宿难以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卫生、管理、餐饮、安全等都为都市住客所诟病。”在赖勇虎看来,尽管传统民宿可以通过民宿主的魅力弥补服务上的缺陷,但对于对居住品质有所追求的客户而言,依然是一大缺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