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阳窑厂,艺人在制作建盏。
在棉花画大师工作室,调研组一行被这一漳州首创的“非遗”作品深深吸引。
在龙海月港古城,家家宅门前挂一竹帘(当地称竹隔仔,又名文公帘)。这一习俗,据说是朱熹在漳州任知州时倡导的。
消逝了近400年的漳州月港,呈现在调研组一行眼前的是一块现代人立的石碑,告诉人们这里曾经的繁荣与辉煌。
在万物丰茂的盛夏时节,丝路文化起点考察与民间文化生态保护行动走进福建,来自省内外研究民间文化的专家学者共同考察了散布于八闽大地的历史文化遗存和有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项目。
作为“一带一路”民间文化探源工程的一部分,本次民间文艺家采风创作活动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福建省文联共同主办,旨在以艺术交流形式清理民间文化家底,找寻民间文化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方式,关注历史发展脉络和已有的成果,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这次考察从认识福建开始。福建有郑和下西洋的重要遗址和文化遗存,有茶马古道的源头之一,还是世界宗教博物馆。以雕刻、造船、制茶炒茶为代表的福建文化艺术产生了世界性影响。今天如何让它焕发昔日的辉煌,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事情。”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研究资料部主任王锦强说。
历史遗存见证海丝辉煌
中国古村镇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福建省文物考古博物馆学会理事长、福建省文物局原局长郑国珍,对福建的每一处文物和文化遗产如数家珍。
在他看来,无论是漳州的古城区域,还是德化的一窑一瓷一厂,不管是泉州泉港的北管南音海盐,还是建阳建盏,都有海丝文化的烙印,受海丝文化影响非常明显。“我曾陪同叙利亚国家文物总局局长到泉州转了三天。对方用脚步丈量过这片神奇的土地后,发出这样的感慨——没想到阿拉伯文化竟会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在泉州留下这么多印迹。”
“福建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对外输出了大量的瓷器、茶叶。与此同时,福建文化也因丝路受惠很多,吸收了不少外来元素。”山东大学刘宗迪教授痴迷福建文化,在他所写的《七夕》一书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来介绍流行于福建的七月七拜魁星习俗。
这次在武夷山市五夫镇下梅村的镇国庙里,刘宗迪见到了魁星的雕像。他告诉记者,七月七拜魁星最初就在福建,并由此传播到浙江、江西、台湾乃至全国各地。
“魁星崇拜始于宋代,那时福建出了很多进士状元,主功名的魁星自然受追捧。文昌庙魁星在福建非常多,尤其是一些出过进士的村落会建魁星阁。”刘宗迪说,魁星原是波斯的神,波斯商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把魁星带到了福建。魁星的形象,青面赤发、阔嘴深目,体现出明显的胡人特征,至今在福建民间的建筑装饰和家居装饰上依稀可见,成为外来文化在八闽大地留下的鲜明印记。
“福建当代的民间工艺之所以如此繁荣,离不开海丝文化的影响。”福建省民协副主席陈晓萍举例说,宋元时期,泉州被称为南国的佛国,各种宗教均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在当地找到了存在的土壤。在修桥建塔立寺庙的过程中,福建本土匠人受到了外来工匠影响,进而推动了当地雕刻技艺发展。泉州开元寺的24尊妙音鸟飞天伎乐雕塑,就包含有印度的元素和本土的飞天造型。
文化遗产融入当代生活
在泉州泉港文化中心,一群小朋友有的唱南音,有的跟着北管的谱哼,显得有模有样。这让考察组一行大开眼界,也从中感受到海丝文化和当代生活水乳交融的魅力。
“我们探寻民间文化源头的思路是,关照历史,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在探索为人类寻找更佳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向方面提供中国人的文化智慧与传播经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研究资料部主任王锦强介绍,这次来福建,主要是希望福建的专家学者强化生态发展理念,倡导文化多元保护,共同思考如何开辟民间文化传播的现代海上丝绸之路。
“对于民间文化,既要大力传承和弘扬,又要适当的监控、运作和活化,更要引导它走向社会。只有为社会所接受,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文化才有活力,才有资源的可持续性。让人欣慰的是,文化遗产正逐步融入当代文化生活中,并转化为今天的文化产品、文化追求和文化向往。”郑国珍深有感触地说,民间文化一代一代走过来,都能不断创新。就拿北管来说,源自吴越,到了福建又产生出新的文化载体,这是可喜可贺的事情。
整村建于隋、兴于宋的武夷山市下梅村,不但保留有30多座清代古民居,而且老宅子里世世代代住着人。这给刘宗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梅村留住了‘烟火气’,村落景观与人文内涵共生。这体现出,如果有人在、有生活在,民间文化就会延续,生生不息。所以,我认为保护古村落,最应该保护的是人。要想方设法让村民愿意生活在古村落、主动保护古村落。”刘宗迪同时提出,下梅村可以开展旅游,但不可开发旅游。要多措并举保护好村落,让村落成为一种共识的美。
福建省民协副主席、福州市民协主席卢为峰特别关注宗祠和古民居保护。“宗祠和古民居改造以后,什么都好,但有一些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精华的东西被疏忽了。有的把对联上下联贴反了,有的简体字繁体字乱用,还有的宗祠甚至把祖宗郡望弄错了。”他建议,在保护民间文化的过程中,应制定一个标准,比如书写时应从右到左书写。
民间文化产业效益初显
考察组一行走进福建,对北管音乐、海港文化、水密隔舱、海盐文化、宗教文化、万里茶路起点文化传统、陶瓷制作技艺等都进行了调查。他们看到了福建民间文化从挖掘到欣赏,从形成文化产业到服务社会需要,正一个一个台阶往前走。
“以前,感觉民间文化就是吹吹拉拉、唱唱弹弹,热闹社会生活,满足精神熏陶,真正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人民生活生产方式转变方面挂不上钩、连不上线,但现在产生的效益正在逐渐显现出来。”郑国珍举例说,南音、木偶、棉花画等原来只是欣赏的对象,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产业。围绕木偶的雕刻、木偶衣服的制作、木偶场地的演出、木偶器乐的生产,不但成为一个产业链,还发展成文化创意产业链。
专门从事建盏制作的杨海对此深有体会。“唯有创新才能融入,建盏也一样,既要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养料,又要从现实生活中发现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他说,近年来,我省加强对建盏历史文化的挖掘与保护,不断进行仿古建盏龙窑生产试验,从胎骨、造型、釉色、纹理方面提高烧制水平。2016年底,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对“建盏”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为其发展注入新活力。目前,建阳建盏企业1100多家,年产值6.5亿元。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王晓葵说:“那位向我们介绍建盏的人,自己收集了一万多件这样的东西,我想他一定是一个非常有文化自觉的人。我发现当地这样的人非常多,尽管他们的境遇可能并不是处在一个非常令人满意的状态,但他们的工作从一个草根的层面建构了文化的自信。”
“值得警惕的是,建盏发展并非一路坦途。有的严格按照传统工艺制造,有的则粗制滥造,导致拍卖的价格狂跌,扰乱了市场,降低了艺术价值。这样的后果,便是让辛辛苦苦挖掘出的、认认真真弘扬的民间文化在大浪淘沙中走向衰落。当它毁掉的时候,要想再起来,就是千般万般难。”郑国珍说,社会各界要共同努力,让非遗活起来传下去。
“闽派工艺有自己的传承体系,也有领军人物,流派非常明显。”陈晓萍说,一方面要抓住中国民协正在编撰《中国民间工艺集成》这一契机,挖掘闽派工艺文化传统内涵,建设良性的闽派工艺生态环境,打造区域品牌,另一方面,要加强对闽籍文化情怀的培养,让匠人知道自己的工艺从什么地方来,往什么地方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