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坑镇嵩安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现场,技术人员正在进行设备检修。 东南网8月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黄枫 通讯员 苏福彬 文/图)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如何治理,是个难题。近年来,永春县不断加大投入,创新方法,探索农村生活污水垃圾的治理。 2015年,永春县被住建部确定为全国100个农村生活污水全面治理示范县试点。该县积极争取资金,加大力度,全面铺开,逐渐形成“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垃圾治理模式,同时,对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进行全面规划,让最偏远的村庄也有污水处理设施。目前,该县已建成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180座,加上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等,农村污水处理率达100%。 定点回收有害垃圾 8月2日,五里街镇大羽村,村民老郑带着小孙子,一起拿着刚换下来的废弃灯管和灯泡,送到村里的垃圾定点回收站。 针对村民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有害有毒垃圾,大羽村在村民郑丽英家设置定点回收站,以高于市场废品收购价的价格回收,县环卫处每月统一收集作无害化处理。“这解决了过去农村缺少垃圾回收站的问题,让废弃物也能变现金。”郑丽英说。 “除了流动保洁方式,我们村还以卫生死角和盲点为治理单位,雇用一名村民担任保洁员兼劝导员,每天自行安排1个小时保洁,每月补贴320元。这种方式劝导效果好,保洁及时。”大羽村村主任郑培鑫说。 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上,永春县创新方法,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治理模式。其中,在户分类环节,针对电池、灯管、农药瓶等有毒有害垃圾,由各村村委会参照市场价采取定点登记回收,县环卫处每月统一收集、处理,每半年结算一次,村委会按每月300元标准补贴相关人员。 “除了增加资金投入,完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城乡垃圾转运站等环卫设施,我们还对垃圾进行转化利用,变废为宝,推进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和产业化。”该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县已建设34座压缩转运站,实现压缩式转运系统全覆盖。近期,该县还将规划建设投资10亿元的环保产业园,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污泥干化处理、餐厨垃圾处理、建筑垃圾处理等综合项目。 与此同时,该县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清新桃源,宜居永春”三年行动等系统项目建设,持续加大城乡环卫设施建设力度,并通过“美丽家庭”“星级示范户”等评比活动和开展垃圾不落地行动,调动家家户户积极参与,保持家园清洁。 村村建污水处理设施 在岵山镇茂霞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现场,只见浑浊的生活污水经过进水管道后,依次流经格栅池、调节池、厌氧池、好氧池,最后经过人工湿地后,从出水口排到溪里。 “我们采取的是微动力处理方法,结合人工湿地的处理工艺,排放达到了一级综合排放标准。平时经常性检测,每三个月还要将水样送到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一次。”负责这一项目的福建中榕信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永春区负责人林宜温说。 据介绍,永春县对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进行了全面规划,对重点范围做好专项规划。 在镇区,建设中小型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统一收集、集中处理污水。村级产生的污水则采取“集中+分散”的方式进行处理:村民集中的区域,利用现有沟渠收集生活污水,实行多户联建日处理规模20至60吨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人口分散区域的偏远角落,采用三格化粪池处理生活污水。同时,该县大力推广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将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引入田间湿地或人工小湿地。 “我们还充分利用全县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有利条件,在小流域汇入口和桃溪部分河段,统一规划建设10个河道生态湿地公园,总面积3580亩,采用生物处理技术,运用湿地植物过滤污水,既处理污水,又美化环境。”县卫生考评中心主任洪雪花说。 近年来,该县已累计投入资金近4亿元,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污水处理设施等。 建立三级检查考评机制 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钱从哪里来?永春县采取项目化运作方式,依托桃溪流域综合治理、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山美水库生态环境保护试点项目等多个平台,争取上级补助资金1亿多元,同时加大财政投入。 后续管理如何保证?该县建立了村巡查、镇自查、县考评的三级检查考评机制,县效能办、县卫生考评中心、县环境卫生监督评议组等单位采取明察暗访方式,每月组织督查,定期公开通报,实行考评和奖惩相结合。 “我们按年度综合成绩进行评定,前6名的乡镇给予5万元至15万元奖励,前50名的村庄给予6000元至2万元奖励。同时,对排名多次靠后的乡镇和村庄的分管领导、下村干部进行效能告诫或效能约谈。此举有力促进了农村面貌改善,基本消灭了卫生死角,有效巩固了综合治理成果。”洪雪花说。 此外,该县还积极推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运营维护的模式。目前,该县已有第一批64座日处理总规模近5000吨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移交第三方统一运行,既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有效运行,又切实发挥效益,实现建管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