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他们远离家乡,来到千里万里之外的地球另一端;他们克服饮食起居等种种生活上的不便、深埋对家人的愧疚和思念,把中国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理念播撒在非洲大地;他们用辛劳和汗水帮助欠发达国家减少饥饿和贫困,铸造着中国与亚非拉国家融通的桥梁,浇灌着友谊之花;他们就是命运共同体最生动的体现。他们也许没有这么说,但一直实实在在这么做。别忘了,有这样一群援外农业专家!本期我们聚焦援外农业专家,开设“援外农业专家风采”专栏,陆续刊登他们的感人事迹。 “非洲一年两个季节,旱季和雨季。雨季时茅草有两米高,蟒蛇很多。当时我们在几内亚全国到处选点,大家穿着防蚊的涤卡劳动服,在草里鱼贯而行,前面的人把蛇给惊醒了,队尾的我就看到蛇缠到了他的腿上……住在破落的房子里,有一次被近20厘米的大蝎子咬了,我疼得直叫妈妈……非洲不全是艰苦,也有美好的事情,晚上在河里洗完澡,躺在一棵横在河中央的大树上,月光照下来,眼前的一切真美。我心想,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不是从这儿来的?” 1968年,25岁的蓝宝林大学毕业刚分到农业部,便被派往非洲几内亚共和国,一去就是两年半。近半个世纪过去,当年的小蓝已从农业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副主任位置上退休多年,变成了老蓝,一代代援外前辈们也正在逐渐老去。然而,我国农业对外援助事业却从未中断,新一代农业专家们接过接力棒,到最需要的国家去,帮助他们提高产量,解决温饱问题。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夙愿:把中国的农业技术播撒到异国土地上,体现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2015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对津巴布韦进行国事访问时,亲切接见中国援津巴布韦高级农业专家组全体同志,感谢他们作出的贡献。可以说,这也是对所有援外农业专家的肯定和认可。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我国就开始向亚非拉等欠发达国家派出农业专家。”农业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受农业部、商务部两部委托,我中心从2006年起,开始承担援外农业专家选派管理工作。”据统计,截至目前已向非洲35个国家和部分亚洲国家派出50个农业专家组660人次;派出17批农业职教组485人次。 据了解,中国对非农业援助模式经历了从国家统一配置资源、承建机构主导到多元主体参与的历史演进。改革开放之前,强调“大国义务”偏向单纯“利他”,时移势迁则难以为继;改革开放后,着眼“互惠互利”,有助于援助项目的可持续;新世纪以来,多元主体参与促进了援助模式的创新,在援助理念上也更加强调“授人以渔”,增强受援国的自我造血功能。 援埃塞俄比亚农业职教项目缘起于2000年。埃方已故前总理梅莱斯亲自向中国提出,希望中国能够派遣农业专家到埃塞职教学院进行授课与指导。2001年4月,农业部派遣20多人教师组,到埃塞培训当地教师,拉开了中埃职教合作的序幕。17年来,中国教师先后在埃塞13所职教学院,教授植物科学、动物科学、自然资源、兽医和农业合作社等五个学系56门专业课,共培训出1800名当地教师,500名农业技术人员和3.5万名学生,传授了70多门实用的先进技术,其中很多技术通过职教体系惠及到更多的埃塞农民。 2016年12月26日,中国与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复交。根据圣普方请求,中方在20天内紧急遴选出畜牧、作物、沼气等领域优秀专家赴圣普开展农业援助。一到圣普,农技组就深入乡村、社区、农田、养殖场实地调研,与当地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座谈,开展玉米、蔬菜、生猪等系列试验示范和实用技术培训。这些工作深受农民欢迎,得到圣普农业部及有关方面广泛认可,圣普电视台专门进行报道。当地人一见到专家就竖起大拇指说:“Chinesbom(中国人真棒)。” 这两个项目仅仅是农业援外的一个缩影。据统计,1960-2010年,中国在非洲共援建了约220个农业类项目,约占所有援非成套项目数量的1/5左右。在这些援非农业项目中,始终闪耀着农业专家的身影。通过开展实用培训、试验示范、理论教学等多种有效方式,中国实用技术和先进理念在受援国生根开花,极大提高了受援国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赢得受援国政府、老师、农民的广泛好评和高度赞誉。(记者吕珂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