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8月1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项裕兴 通讯员 曾凤清 魏兴谷)进入8月,永安市贡川镇的会清桥文物古迹修缮工程全面加速。在工人们的巧手下,桥面上的廊屋已初现新颜。“对文物古迹进行修缮,可能是贡川几百年来头一遭。”贡川镇镇长张如盛说。 “悠悠贡川古镇,潺潺如水千年。”贡川镇古称“发口”,千年荏苒在这里留下了丰富的古迹,有古城墙、会清桥、笋帮公栈、李宝焌故居等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市级文保10余处。如今,千年古镇渴望重新焕发光彩。如何让古迹得到更好的保护?如何守住这座古邑的“乡愁”?积极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贡川正经历着一场文保“美容术”。 规划先行,完善保护体系 依山傍水、河道驳岸、石阶渡口、古桥城墙……漫步在这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随处可见历史的痕迹。 “贡川历史文化资源多达百余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不仅有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福州大学人居环境研究所张鹰教授说。 对于古镇的保护和开发,贡川坚持“规划先行、突出重点”的原则,首要任务是制定完善的保护措施。去年,张鹰受邀参与贡川镇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同年12月16日,贡川再次召开历史文化保护规划评审会,进一步明确核心保护区范围和建设控制范围,并对保护范围内的土地使用、道路水系、建筑质量、建筑风貌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重点区域进行了规划引导和指标控制,构建层级鲜明、类型齐全、覆盖全面的保护规划编制和研究体系。 随着《永安市贡川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试行)》编制和《贡川古镇保护与管理制度》的出台,全镇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有了明晰的指引。科学规划为龙头、机构机制建设为纽带、财政投入为保障,贡川把文保工程提升到“战略”高度。 点面结合,推进古镇保护 建于明代的会清桥已经有532岁了,因能遮风避雨,又被当地人亲切唤作“风雨桥”。去年年底,古廊桥进入全封闭修缮施工,总投资约80万元。按照保护历史真实性的原则,工程实施前,工程单位对古桥所有构件逐一进行编号,确保修缮工程还原历史面貌。 在会清桥的一侧,是同样正在修缮中的古城墙。为了重现它原长约2000米、平均高7米的气势,修缮按照重点修复、整治修缮、防护加固3个层面开展。首先是保护现有的墙基,结合贡川古舆图,运用虚实结合的方式出设计方案;其次,修复工程按照墙体原有工艺,采用原材料,通过清理周边环境整补墙砖,复原城墙周边的路面材质,增添绿化;再次,对现状较好的城墙区段加强日常巡查和监测,随时对城砖、夯土的松动进行加固。 据了解,进士巷、李宝焌故居等一批文保单位,也已被列为文物保护修缮工程立项,投入资金高达3000万元。按照“一核一廊一环四区多点”,贡川镇的这场文保“美容术”点面结合,将小镇区域内各大历史文化资源点串联起来。 传承创新,致力非遗保护 如果说遍布镇里的大小古迹是贡川的文脉骨架,众多非物质遗产则构成了古镇的人文肌体。 早在宋代,贡川草席就作为贡品进献朝廷。2008年,贡川草席制作工艺被认定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5年,“永安贡川草席”被评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今年4月,贡川镇出台《关于扶持永安贡川草席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出一系列扶持措施,推动当地席草种植和贡席手工产业发展。镇财政每年安排50万元,用于扶持贡席产业基地建设,计划在10年之内,建立起3至5个专业合作社,带动300户农户,打造一个年产草席18万条、年产值超1亿元的产业。 保护非遗,最根本的是保护传承实践,保护传承能力,保护传承环境。除了扩大席草种植、培训从业人员队伍外,贡川镇还鼓励贡席手工作坊和体验馆建设,支持将贡席产业文化带入校园课堂,打造学生特色主题社会实践课。同时,镇里还着力打造“贡席主题村”,将草田观赏、草席制作体验、席草工艺纪念品购买、农家主题餐饮住宿等项目串联在一起,以贡席产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除了贡席,贡川人手上还有几副好“牌”:“笋竹文化”牌——永安笋竹文化陈列馆已落成,《笋帮公栈》电视剧正在筹拍;“古琴文化”牌——贡川投资15万元成立古琴教研基地,修缮明代古琴大师杨表正的故居,进一步传承和延续古琴文化;“特色文化”牌——对贡笋、贡鸡、官丸烧卖宴等贡川特色文化品牌进行包装,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一个全新的文化小镇,正在探索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