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六集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在央视播出,总结展示全面依法治国的历史性变革和辉煌成就,引起观众热议。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法治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农业农村法律体系更加完善,农业综合执法稳步推进,基层法律服务更加健全,农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提升。今日本版带您一览五年来乡土中国的法治进程,以及在基层法律工作者、农民心中的法治之路—— 这里绵延着百亿亩的土地,这里哺育着近八亿的农民,这里是乡土中国。 曾经,在这片熟人社会,人情就是“理”,面子大于天,凡事讲传统,法律莫须提。而如今,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推进,法制的春风下乡进村,这里不再是法律的荒芜之地了,乡土中国正在全身融入法治中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法治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农业农村法律体系更加完善,农业综合执法稳步推进,基层法律服务更加健全,农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提升。 公共法律服务更加健全——送到农民家门播进农民心里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法官林万泉长年坚持下乡进村,把“巡回法庭”开到农户家里。“巡回法庭的横幅一挂,村民就会围上来听审。这是最好的普法形式,看着法律如何规范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法治的种子就自觉种到了每个村民的心里。” 河北省张家口市成立的首个驻村法官工作站坐落在下花园区定方水乡武家庄村,法官郝光璞正在不停忙活着,张大爷家有个交通事故纠纷待解决,李大妈电话咨询赡养继承的问题,下周举办一期土地纠纷争议讲堂…… “随叫随到,谁家有问题,就去谁家解决。”四个多月的时间,这个移动着的法官工作站把普法工作做到了最前线,架起了法律与老百姓沟通的桥梁。 江苏宿迁,一场全员上阵的法律惠民“垄上行”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500多名司法行政工作人员、1000多名法律服务工作者、6000多名调解员一起上阵,通过上门与农民拉家常、交朋友的方式了解他们的法律诉求,把农民遇到的问题解决在家门口。 如今,对于农民,法律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它在村口的普法宣传栏里,在驻村法官的调解笔记里,在送法上门的法律工作者的苦口婆心里。沐浴在法治的气息中,懂法知法用法的农民越来越多。 农业立法更加完善——立法进程加快体系更加完善 在这片厚重的土壤上,立法修法的脚步从未停歇。 2016年12月,数九寒冬,在北京韩村河,却人潮涌动。这里,107家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正携手共建联合社。然而,在制定章程的时候,他们却遇到了很多困难。“成员资格如何确定,利润怎么分配,没有现成的章法,我们就自己探索着来。”联合社理事长张桂平诉说着联合社章程达成的不易。 “单个合作社社员数量少,购销批量小,在市场上话语权受到制约,需要更大范围的联合与合作。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增加联合社内容,是客观需要,也是合作社组织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原农业部经营管理司巡视员刘登高在新事物的发展中认真思索着前行的道路,曾经,他参与了2006年《农民专业社合作社法》的起草工作。 十年迅猛发展,目前,全国有联合社7200多家,涉及农民专业合作社9.4万多个,但由于缺乏上位法依据,各地关于联合社的规定存在差异,可操作性不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联合社的发展。 2017年6月22日,施行十年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迎来了首次修改。“草案增加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一章,明确其成员资格、注册登记、组织机构、治理结构、盈余分配及其他相关问题。”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光国说。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新水桥村也迎来了他们的喜讯。2017年3月,《民法总则》正式施行,由此,该村探索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果——宁夏新水桥村实业公司正式享有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的身份。 《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这些新修订的法律填补了乡土中国的法治空白,正带领农民迈入一个良法善治的新时代。 农业综合执法稳步推进——执法改革深化体系逐步完备 “一个执法机构对外。”安化县,作为湖南省内最早一批落地的县级农业综合执法机构,这一次,把县级农业执法权归拢一处,将“五个手指头攥在一起”。从此,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执法缺位的顽疾成为了过去时。 “综合执法破解了农业执法落地难、执行难的问题。”安化县农粮局局长王直前感言。综合执法大队成立后,执法效率明显提升,一起跨省的假农药案件,该队仅用15天就结案,收获了当地群众的点赞。 作为农业部最早一批推行农业综合执法试点之一的江西省,2016年底实现了农业综合执法的省市县全覆盖。共建各级农业综合执法机构108个,其中省级1个、市级11个、县级96个,至此,“一个部门一支队伍办案”的格局形成,全省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建立。 “农业综合执法的全覆盖,必将有力地提升我省农业部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为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打造全国知名的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现代农业强省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江西省农业厅党委书记陈日武在省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总队的揭牌仪式上说。 农业综合执法,这个涵盖种子、农药、肥料、植物检疫、动物防疫、渔业、草原等方面的大执法格局,必将以更加高效便民的姿态,全方位呵护乡土中国上勤奋劳作的农民。 农民的法律意识更强——参与村民自治争做主人翁 2016年8月,甘肃永靖,一场别开生面的农村低保听证评议大会在关山乡徐家湾村进行,“我不太会说话,我家里的条件大家都知道,一个劳力要拉扯四个人。”略显羞涩的村民张文义鼓起勇气站到了众人面前。 为了让农民自觉参与到村民自治中,村干部用心在制度创设上下足了功夫。这次低保对象的评选,关山乡党委集体对实施细则、会议组织、听证办法、会场纪律甚至包括听证会主持词都逐一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确保让更多的村民成为村庄事务的参与者和决策者。 2017年6月,一场特殊的投票在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北城街道后所社区举行——表决后所社区《居民公约》以及《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办法》。 群众积极参与了这次《公约》和《办法》的修订工作,纷纷献智献策。104个村、社区中,最少的修改了五六次,多的修改了十几次,充分采纳了村(居)民提出的意见建议,平均参与投票率和赞成率均超过80%。 成熟的法治社会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人民成为国家建设的主人。伴随着法律意识的增强,农民正握紧手中的法律武器,参与到社会事务的方方面面,以全新的姿态谱写着乡土中国的新篇章。(记者石亚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