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北岸太极拳健身队开打。 东南网9月1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陈荣富 通讯员 欧碧仙 王雪玉 文/图)在上月结束的“舞动乡村”全国农民健身操(舞)大赛上,莆田市北岸开发区大爱舞蹈队惊艳全场——凭借新颖向上且艺术气息浓厚的表演,一举获得规定动作全国一等奖、自选动作二等奖、团体三等奖。 在地处莆田沿海、群众文化基础原本相对薄弱的北岸开发区,像大爱舞蹈队这样的乡村文艺队伍,近年来冒出了100多支。它们带动群众积极参与各类文体活动,群众文化活动风生水起。 留守人群成主力 “我们大爱舞蹈队2012年成立,省、市、区级比赛都拿过奖。”队员林梅霞告诉记者,舞蹈队成员都是留守妇女,平时各自忙于家务,晚上才聚在一起跳舞、排练。从最初十几个人因为热爱舞蹈而走到一起,到获得区、镇、村(社区)的扶持和培育,舞蹈队活动日益频繁、舞艺渐长,成为北岸开发区群众文艺队伍中的“梦之队”。 在北岸开发区,大爱舞蹈队不是特例。去年,北岸大爱合唱团在莆田市合唱比赛中荣获二等奖;两支老年文艺队伍参加莆田市十音八乐总决赛均获二等奖…… 频频拿奖的背后,是北岸开发区群众文艺队伍和优秀乡村文艺骨干的不断涌现。北岸开发区老体协主席柳金裕介绍,截至目前,全区群众文艺队伍涵盖十音八乐、广场舞、健身操、车鼓队、太极拳、合唱团等门类。常年坚持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人数过万,其中,十音八乐、车鼓等乐器类队伍有500多人,广场舞练习者达数千人。而北岸开发区全区人口仅为15万。 合力浇灌文艺花 北岸开发区地处莆田沿海,拥有广袤的滩涂,但自然条件并不优渥。大部分青壮年常年外出经商或务工,留在乡村里的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群众文化生活能常态化开展,离不开各方对群众文化生活的培育和支持。”柳金裕说,概括起来说,就是“党政重视、部门尽责、协会组织、基层配合、发动到位”。 他介绍说,北岸开发区每年下拨5万元经费给老体协,用于培育和扶持群文队伍、举办活动。镇、村(社区)两委注意培养老百姓的“文艺细胞”——对于新成立的十音八乐队伍,每队给予3000元的扶持培育金,鼓励他们做好、做精;每年还举办两场群众文艺队伍的集中展示活动,营造集体氛围。 此外,开发区的群众文艺队伍也赢得了爱心人士的鼎力支持。山亭镇莆禧村陈东红出资3万元赞助十音八乐比赛;在广东经商的柳朝阳捐资近200万元为东仙社区建起了5层楼的文化活动中心…… 文化“好果”全民享 群众文化队伍培育起来了,最根本的还是服务好群众。 今年七一前夕,“妈祖故里”山亭镇港里村自发组织了一台名为“赞歌颂党恩 礼乐献妈祖”的小型晚会,村里的4支十音八乐队、6支广场舞队,轮番带来十音八乐、广场舞、太极拳、相声、妈祖赞歌等10个节目,晚会持续了2个小时。 “不额外花一分钱,就让群众文艺队伍有了展示的机会,更把民心聚起来。”作为晚会组织人之一,北岸开发区贤良港天后祖祠董事会秘书长林自东表示,得益于群众文艺队伍的遍地开花,村民足不出户就能接触到文化惠民活动。 鸡年春节期间在贤良港天后祖祠广场举行的“百花争艳闹新春”群众文艺展演活动,至今为当地人津津乐道。北岸开发区的80多支群众文艺队伍集中献艺,这场“最炫民俗风”通过媒体和网络传播给北岸在外乡亲,他们纷纷发来微信诉说乡愁与自豪。 “这场活动,是对我们探索多年的群众文化建设的一次成果检验。”柳金裕如是评价。 令人欣喜的是,90后甚至00后已经开始加入群众文艺队伍——十音八乐队伍的演出中,出现了老中青三代同台演出的感人景象;山亭中心小学开设了十音八乐兴趣小组,邀请老师傅传帮带。 “北岸开发区原有村镇地理位置偏远,群众文化水平相比市区落后。长期以来,群众文化生活匮乏,容易滋生不良民风、习气。现在则完全不一样了,村村有音乐舞蹈,文脉民俗有传承,百姓心情也舒畅。”北岸开发区党工委委员、宣传部长王义勇感慨地说,群众文艺队伍枝繁叶茂,带动群众文化活动“好果”(莆仙方言,意为“效果非常好”,记者注),让基层群众充分享受到文化繁荣的红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