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鱼 小黄鱼,又叫小黄花鱼、梅雨、小先等。小黄鱼体形似大黄鱼,呈柳叶形,但是头、眼都较小,尾柄短而宽,鳞片较大;小黄鱼背部呈灰褐色、腹两侧呈金黄色。小黄鱼为暖温性近海底层集群洄游鱼类,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渤海、黄海和东海。小黄鱼主要栖息在泥质或泥沙底质的海区,冬季会在深海越冬,春季向沿岸洄游,秋末返回深海,在3~6月会向沿岸洄游,产卵后分散在近海索饵,主要以糠虾、毛虾、小型鱼类等为食。 小黄鱼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是优质的食用鱼,富含蛋白质、糖、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是婴幼儿及病后体虚者的滋补和食疗佳品。中医认为,黄鱼有健脾升胃、安神止痢、益气填精的功效,对贫血、失眠、头晕、食欲不振有良好疗效。 大黄鱼 大黄鱼,又叫大黄花鱼、桂花黄鱼、大先、金龙、黄瓜鱼等,是我国近海主要的经济鱼类。大黄鱼体长侧扁、尾柄细长、鳞片较小;鱼体呈黄褐色、腹面呈金黄色、唇为橘红色。大黄鱼为暖温性近海集群洄游鱼类,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海、东海和黄海南部。大黄鱼主要栖息在水深80米以内的沿岸和近海水域的中下层,在4~6月会向近海洄游产卵,之后分散在沿岸索饵,幼鱼主要是以桡足类、糠虾、燐虾等浮游动物为食,成鱼主要是以各种小型鱼类及甲壳动物为食。 大黄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很高。大黄鱼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不仅对体质虚弱的人和中老年人有很好的食疗效果,还能延缓衰老,防治癌症。但是,大黄鱼不能与中药、荆芥、荞麦同食,有哮喘病和过敏体质的人也应该慎食。 带鱼 带鱼,又叫刀鱼、牙带鱼、肥带、油带等。带鱼体型侧扁如带、头尖口大、体表无鳞;带鱼呈银灰色、背鳍及胸鳍呈浅灰色、尾巴呈暗黑色。带鱼为洄游性鱼类,主要分布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我国黄海、东海、渤海、南海都有分布。 带鱼白天群栖息于海洋中层或是下水层,晚上活动于海水底层,有结群排队的特性。当春天回暖、水温上升时,会成群游向近岸;冬天水温降低时则会游向水深处避寒。带鱼产卵期很长,一般为4~6月,其次是9~11月,主要以毛虾、乌贼和小型鱼类为食。 我国的带鱼有很多种,主要包括带鱼属和小带鱼属中的白带鱼、短带鱼、南海带鱼和小带鱼4种。白带鱼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带鱼,也称高鳍带鱼或刀鱼等。白带鱼鱼体呈银白色,背面略呈暗灰色。它们喜欢生活在沿海地区,有时会进入河口地区。常在晨昏时,游近沿岸追捕小鱼,是既贪食又凶猛的鱼类。 捕捞带鱼一般从立秋开始,冬至过后、春节之前为旺汛。民谚有云:“冬至过,年关末,带鱼像柴爿”,指冬天的带鱼像木柴一样肥厚。带鱼体内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中医认为带鱼有“暖胃、补虚”的功效。带鱼肉厚刺少,营养丰富,且为高脂鱼类,不仅能补脾益气、养肝暖胃、补气养血,还有降低血脂、保护心血管系统,预防高血压和心肌梗死的作用,是老人、儿童、孕产妇的理想食品。 乌贼 乌贼,又叫乌鲗、墨斗鱼、墨鱼等,因遇到强敌会“喷墨”逃生而得名。乌贼呈球形,身体可分为头、足和躯干三部分,躯干相当于内脏团,内部器官都被一船形石灰质的硬鞘包裹着。乌贼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洋,我国主要分布在台湾海峡以南海区。乌贼一般生活在热带和温带沿岸浅水中,每年4~6月会从深海游向浅水内湾产卵,9月下旬开始游返南方越冬,主要以甲壳类、小鱼、其他软体动物为食。 乌贼的肉可以食用,并且肉质鲜美,富含营养。食用乌贼可以补脾益肾、养血滋阴、调经止带,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滋补食品。乌贼还是女性塑造体型和保养肌肤的保健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