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老师指导学生学习。 东南网9月1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吴柳滔 通讯员 林志明 邓忠卫 文/图)绕过一座山,后面还是山;翻过一道岭,后面还有岭。漳墩,是建阳区最偏远的乡镇。 吴乌郎,1991年建阳师范毕业后,在这偏远的山村里教书育人,一干就是26年。他在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把26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在山村里发芽。 “山里的孩子不能没有老师” 1991年初秋,刚满20岁的吴乌郎走出师范校门,面对山区孩子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选择回到家乡漳墩镇工作。 “离镇30公里的枫坑小学因为山高地僻,交通不便,条件艰苦,外地教师都不愿进去工作,现在缺少老师。”学区领导征询吴乌郎的意见,他只说一句“山里的孩子不能没有老师”,背起行李就进山了。 枫坑村位于漳墩镇和政和县的交界处,吴乌郎中午从镇里出发,先坐班车,然后换乘拖拉机,再步行数公里山路,用了大半天时间,天黑了才到学校。 枫坑村人口不多,但小学一至六年级皆有班级,学校老师中仅吴乌郎是正规的师范毕业生。吃、住、行的条件都很糟糕,但吴乌郎没有气馁,牢记“敬业乐教、求实创新”的师范校训,扑下身子抓教学。在枫坑小学的第一个学期,他只回家过一次,但他所教的三年级在漳墩学区期末考中取得了全学区第三名的好成绩,他也获得了学区优秀辅导员的称号。 在漳墩镇的土地上,漫山遍野的苦竹是最普通的一种植物,即使在悬崖旁、石头缝中,它也能扎下根去、悄然而出、迎风摇曳。同事们说,吴乌郎老师最像那不畏贫瘠的苦竹。 “哪里缺老师,吴乌郎就去哪里。”有了枫坑的工作经验,吴乌郎又先后在上乾、康屯、焦坑、杭下等边远山村小学任教,一进山就是26年,身边的领导和同事,进山锻炼,再调回镇里、城里,一拨接着一拨,只有他从未离开。 “山里的孩子特别需要疼爱” 课间,吴乌郎和孩子们一起在教室外的空地上玩游戏,孩子们无拘无束地追着他嬉闹。 “这些孩子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特别需要大人疼爱。”他说。有的孩子衣服邋遢、饿着肚子就往学校跑,看到这些,吴乌郎心里酸酸的。孩子们一进校门,他就帮他们整理好衣衫,碰上雨天,他第一件事就是帮孩子们烘干淋湿的衣服和鞋。 吴乌郎夫妇长年住在学校里。他常说,学校就是我的家,我既是学生的老师,也是他们的家长。 去年6月期末考前夕,一名学生不慎砸伤了脚,吴乌郎急忙带着孩子到村卫生所包扎。医生建议打破伤风针,他就骑着摩托车带学生到镇医院治疗。第二天,孩子身上忽然开始出疹子,他二话不说,陪同家长带着学生到建阳区第一医院就诊,还帮助学生办好保险的理赔手续。此后,他十多次到学生家中探望,直到这孩子的病情稳定了才放心。 “为了山里孩子,我会一直坚守下去” 26年里,山外的世界日新月异,村里像吴乌郎一样年纪的人,一批又一批地走出了大山。26年中,吴乌郎有多次调离大山的机会,但他都婉拒了:“这里是我的家乡,有我热爱的教育事业,更重要的是我离不开这里的孩子们。” 杭下村56岁的村民叶礼金,因为毗邻村校而居,学校的点点滴滴都看在眼里。说起吴乌郎老师在杭下村小学的15年,他感慨地说:“他不仅是校长、老师,而且是工友、保姆,每天都在想办法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学校门前没有水泥路,他自己去拉赞助;电路出故障了,他来检修;食堂人手不够了,他去砍柴、种菜;学生家庭遇到什么问题,他主动上门帮忙……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我是全科老师。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我全教。”吴乌郎颇有些自豪。每天,从上学的铃声响起,到放学护送孩子们回家,他总是忙个不停。 “看着他晚上备课批改作业,白天上课照看学生,非常辛苦,就想着分担一些,不想一干就20多年了。”妻子谢素香从结婚起,便一直陪伴在吴乌郎身边。为了减轻他的负担,她承担起家庭的全部重担,还当起了学校的代课老师。 从2003年到现在,杭下小学这所深山小学规模不断缩小,从鼎盛时期的6个年级100多名学生、10多位教师缩减到现在的2个年级、16名学生、一位正式老师,上课也改成了复式教学。但吴乌郎从不懈怠,他说:“只要有学生的地方,老师就得在,哪怕班里只有一个学生,我也不会走。我走了,山里娃就没有人教,没有出路。”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吴乌郎说,他把教育家陶行知的这句名言当作座右铭,会在自己热爱的教育岗位上坚定地走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