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可生产粮食400多亿斤,70年间累计为国家提供商品粮超过6000多亿斤,一年生产的粮食就能为全国将近1/10的人口提供一年的口粮……这份完美的答卷来自黑龙江垦区。 经过70年的开发建设,黑龙江垦区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和国家级现代化农业示范区。 1947年,一批荣复军人在北大荒点燃了第一把荒火,撒下了第一把种子,这把种子自此在这里生根发芽。如今,三代北大荒人在亘古荒原上创造了人类垦殖史上的奇迹,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将这片荒原筑造成了“大粮仓”,引领着全省乃至全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 藏粮于地—农业基础设施日益完备 2017年的初秋,建三江管理局青龙山灌区工程的一处现代化渠首站即将竣工。灌区工程投产后可灌溉水田561.01万亩,覆盖周边9个农场和同江市、富锦市的5个乡镇,灌区渠首站装有全国单体泵站中流量最大、装机最大的泵站,系建国以来建设的第二大灌区工程。 据管理站站长姚景辉介绍,灌区设计采用了目前国内先进理念,对地表水、地下水、雨洪资源进行“三水联合调度”,可节约水资源2.97亿立方米,比常规灌区节电约15%。灌区可实现数据自动监测、采集和设备控制,是全国自动化覆盖面积最大、技术难度最高、运行调度最复杂的灌区。灌区建成后,用温度较高的地表水替换地下水灌溉可使粮食增产增效,预计全灌区可新增水稻3.37亿斤,增加效益5.22亿元,与此同时还可以使地下水水位逐步回升。 黑龙江垦区农业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备,逐步提高了耕地质量,实现了藏粮于地。 今年入秋以来,八五九农场接连遭遇几场降雨,但是第四管理区种植户曲红却毫不担心。原来,垦区的土地整理项目为种植户们平整了土地,配套了沟渠,修了田间路,安装了电机井,不仅让土地的产出更高,种植户们种地也更省心了,再不用像从前一样,一下大雨就要全家出动去地里排水了。曲红告诉笔者,现在每亩地比原来能多打100到150斤粮食,还能多卖200元钱。 目前,黑龙江垦区基本建成了防洪、除涝、灌溉和水土保持四大水利工程体系,通过“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等方面建设,实现了土地平整、土壤肥沃、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质量安全、抗灾力强的目标,构建了稳定的粮食生产生态系统,让“看天吃饭”的传统种植方式成为历史,实现了“十三连丰”。 藏粮于机—农业机械迈向精准化 据统计,黑龙江垦区农业劳均生产粮食35吨,创造了全国最高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高于世界发达国家劳均生产粮食28吨的水平。可以说,黑龙江垦区70年的农业开发建设历史,也是一部世界农业机械化发展史。 坐落在友谊农场的北大荒农机博览园,收集了北大荒各个时期“服役”的150多台件农业机械,是国内唯一以农机为主题的博览园。这些“钢铁侠”们伫立在博览园内,默默见证着农机现代化助力“北大荒”变身“北大仓”的峥嵘岁月。 1978年,友谊农场第五管理区第二作业站被农业部确定为农业机械现代化试点单位,率先引进美国先进农机,并创造了当年全国人均生产粮食量的最高记录。随着不断适应新时代的生产需求,这里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农业综合科技试验区和精准农业试点单位。目前,全场农机装备总动力达到42.7万千瓦,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8.6%,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农业现代化示范窗口。 如今,现代化农机装备已不再单纯追求大马力而转入精准化时代。精准化种植可以解决传统农业在发展过程中高耗能、低效益、资源浪费等问题,是世界农业现代化的新潮流。 黑龙江垦区继续走在农机现代化发展前列,许多农场都拥有世界顶尖的农机设备,配备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IS农田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系统等。这些技术集卫星定位、自动导航、精量播种、变量施肥于一体,可以一次完成深松、浅翻、整地、播种、合墒、镇压等六项作业,旱田耕作从种到收实现了百分百机械化。 同时,垦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各管理局和农牧场都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扶持发展合作社、农机大户、农机联合体、农机服务站等各类农机服务组织。黑龙江垦区现有农机专业合作社262个,合作社资产总额达到17.68亿元,机具11557台套,作业服务面积951.7万亩,年收入5亿元。 藏粮于技—科技创新驱动农业生产 1949年,黑龙江垦区水稻每亩产量不过300多斤,现在平均亩产1200斤已是很平常的产量。粮食从种到收,听起来是一个简单的自然生长过程,然而要想在同样的土地上产出更多、更好的粮食,科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垦建三江管理局下属的创业农场是全国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场。在他们的科技园区里,每天都在进行着不同机插、不同肥料以及不同栽培模式的水稻种植对比实验。创业农场农业科技园区主任刘洪亮告诉笔者,不同品种水稻所施的肥都要经过严格配比,插秧密度可以精确到每个穴里有几棵苗。经过科学种植,平均每亩地可提高产量150—200斤。 今年,垦区共有10个农牧场开展了整建制绿色高产高效创建。这些农牧场从品种筛选、农机改进研发、高产高效技术试验等方面着手,开展重点区域共性技术瓶颈协作攻关,进一步挖掘农作物生产潜力。 信息化管理模式对促进“种得好”同样功不可没。七星农业物联网服务平台是国家首批大田种植业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全场122万亩耕地上安装了200个视频监测点,目前已有30个视频监测设备投入使用。11月15日前光纤全部铺设完成后,所有的视频监测设备都将连通。笔者在管理中心看到,几十个大屏幕上同时显示着七星农场第六管理区所有农业相关实时数据。工作人员只需点击鼠标就可以看到不同地块的种植情况,水稻品种、化肥用量、种植户的建档信息等都可以在电脑端和手机端显示。七星农场副场长刘成说:“田间安装的传感器等设备可以测量土壤微量元素、地温、水温水量、病虫害情况等,有利于及时采取措施,以防病一次1亩15元来算,全农场可节省1500余万元。” 此外,该管理平台深度融合互联网、3S和大数据等技术,将农业、农机、林业、水利、科技、政务等多项内容进行了统一管理,可实现农产品质量溯源功能,增强七星农业品牌的安全优势,加速农产品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 70年来,垦区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坚持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积极探索推广保护性耕作、测土配方施肥等十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建立了水稻“三化一管”、大豆“两密一膜”等十大高产栽培模式。目前,垦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为85%,农业科技贡献率是68%。这些科技创新为垦区现代大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实现粮食单产、品质和效益的大幅提升,垦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跨越新台阶,粮食总产由开垦初期的480多万斤跃升到2016年的411.9亿斤。 在垦区开发建设70周年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黑龙江垦区正向着“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努力形成农业领域的航母”的目标努力迈进。(鲁宏杰赵亚洲赵祎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