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一篇《现实是有63%的农村孩子一天高中都没上过,怎么办?》的文章刷屏了。 不是什么心灵鸡汤、爆款文章,一则关于农村教育问题的学术演讲,满满枯燥的数据却能获得广泛的关注,体现了大家对于农村教育问题的关注。 演讲者是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罗斯高教授,他常年扎根中国农村关注儿童教育发展问题,做过大量基础性的调查和研究。在演讲中他提出,中国想要越过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必须要进一步提升劳动力教育水平,让更多人完成高中教育,但现实是中国农村却有63%的孩子一天高中都没上过,包括职中、职高;而农村学生高中完成率之所以低,是农村小学阶段和更小的幼儿时期的认知滞后所导致。解决的办法,除了加强营养之外,更重要的是增进陪伴,改变养育方法,“马上就要想想,怎么让妈妈留在农村,让她怎么教她的孩子。” 对于罗斯高教授的观点,社会上也有很多不同看法。其中最令人关注的是,许多声音,都针对“让妈妈留在农村”这一建议提出质疑,认为其“空有情怀,却是违背基本的社会发展规律和农民自身意愿的”,甚至有人认为“外来的专家不了解中国农村的现实”,并以“何不食肉糜”做类比。 为什么“让妈妈留在农村”这一建议,在舆论中会引起如此反弹?为何“父母陪伴孩子”这一最基本的人伦情感需要,却成了不符合中国农村现实?这些质疑本身或者比农村孩子的高中完成率低更令人深思。 首先,无论“让妈妈留在农村”这一建议对于解决农村幼儿认知滞后问题,乃至提升他们上高中的比例最终解决中国迈过中等收入陷阱,这一连串的逻辑推导是否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我们至少必须承认,在幼儿的身心健康发育中,父母的陪伴确实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这是被无数研究所证明的客观事实,也是人们最朴素的生活经验。而且在很多农村地区,结构性的营养不良问题也普遍存在。当然,认知滞后问题和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学前教育基础建设、家庭的文化素质等因素密切相关,不是家长陪伴与否就可以解决的,但是在提升农村儿童整体发展能力建设中,确实是最基础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从这一点来看,“让妈妈(或者爸爸)留在农村”确实有其必要性。 再说现实性。当前,中国正处于高速的城镇化进程中,大量的农村年轻人需要进入城市谋生、发展、定居,这是社会的发展规律,是大势所趋,也是农民的自身意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留守儿童问题就应该成为必然,父母的陪伴就要成为奢望。 过去几十年间,巨大的人口红利推动了中国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农民工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其中最大的代价莫过于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根据2016年最新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定义,“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无法与父母正常共同生活的不满十六周岁农村户籍未成年人”,这一群体的数字是902万。 对于留守儿童问题,政府、社会各方面不可谓不重视。但是多年以来,在生存与发展的压力下,在“我抱起了砖头,就无法抱起你”的现实制约下,人们似乎从被动的无奈转而在生活的惯性中,逐渐默认甚至接受留守问题的合理存在,围绕解决留守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基本上都是着眼于留守状态下的生活福利的改善,而不能、甚至不敢奢望从根源上着手解决问题。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这确实有现实的合理性。但是,改革开放已近四十年,当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迈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之时,在2020年即将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我们的发展是否还要延续曾经这种轨迹。在不断破壁的城乡二元体制,日渐被缝合的城乡发展鸿沟之间,我们是否还要继续忍受留守儿童问题成为特殊的“中国农情”,还要继续面对“让父母陪伴孩子”都成为巨大争议的吊诡现实?我们是否能把从根源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明确为发展的政策取向,而不是仅满足于“代理妈妈”、“亲情热线”的缝缝补补? 最大的城乡差距,其实并不是高中阶段的完成率,也不是重点大学的升学率,而是在父母是否需要陪伴孩子这一问题上,城乡截然不同的观点和选择。既然在城市的育儿经验中,父母一边陪伴孩子却一边浏览手机都被视为极大的不负责任,那我们岂能继续允许农村大量的孩子甚至数年见不到自己的父母,岂能让父母的陪伴在农村继续成为一个饱受争论的话题。 当前我们也看到,有些改变已经在发生。随着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普及以及农村“双创”的快速推进,大量早年离开村庄的年轻人选择回到家乡发展,这既为新时期三农发展注入了新的要素、开辟了新的渠道,也同时求解了“让妈妈留在农村”这一命题;另一方面,户籍制度的坚冰也在不断被打破,更高起点上、更有质量的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树立了更包容的发展观,吸纳进城务工的农民以及他们的家庭更稳定长期地在此发展。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本身就为破解留守问题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当然,留守问题的根本解决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乡村治理体系完善等众多问题密切相关,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但是最起码,从政府到社会,都应该树立起这样共同的价值取向,于此才能进一步在制度安排中有更明确的要求,我们才能对留守问题的根本解决抱以更大期待。 对于留守儿童问题,政府、社会各方面不可谓不重视。但是多年以来,在生存与发展的压力下,在“我抱起了砖头,就无法抱起你”的现实制约下,人们似乎从被动的无奈转而在生活的惯性中,逐渐默认甚至接受留守问题的合理存在,围绕解决留守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基本上都是着眼于留守状态下的生活福利的改善,而不能、甚至不敢奢望从根源上着手解决问题。(施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