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近年来,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非遗传承和全民阅读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进入新时代,农村文化建设瞄向更高目标,推进均衡发展,必将更加繁荣兴盛,创造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让多彩文化滋润百姓生活。——编者 补“短板”,公共文化服务更均等 推进文化均衡发展,要推动公共文化资源配置进一步向基层倾斜,补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这块“短板”。近年来,各地各部门统筹农村文化服务设施阵地建设,加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全面开花,多姿多彩。 一方面坚持送文化下乡: “舞台”上,艺术家们引吭高歌,激情洋溢;“舞台”下,观众们掌声雷动,聚精会神。这是前不久中央歌剧院的歌唱家们来到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才溪镇,在“毛泽东才溪乡调查旧址群”前的一片空地上,为当地农民群众奉献的一场“文化盛宴”,让老区人民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高水准的艺术表演。 据文化部统计,2016年,全国艺术院团赴农村演出151.6万场,农村观众达6.2亿人次。分别比2012年增长了86.7%,19.2%。 为了活跃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2016年,文化部争取中央财政安排2.3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开展为贫困地区送戏下乡工作。2017年,中宣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开展戏曲进乡村活动,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积极推动活动的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此外,文化部还组织直属艺术单位艺术家,深入基层一线开展采风创作,结对帮扶,慰问演出等活动。 一方面搭建平台,创造条件让基层群众成为文化活动的主角: 文化大院、文化礼堂、文化广场、乡村舞台等,成为村民群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大显身手的舞台。每到夜幕降临,聚到村广场,跳起广场舞,已经成为最受村民喜爱的休闲娱乐活动。为此,文化部积极引导广场舞活动健康开展,推出了12套广场舞优秀作品供群众选择。 为将县级文化馆、图书馆的优质资源输送到乡村,文化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浙江嘉兴、广东佛山、江苏张家港、重庆市大渡口区等地率先建成了功能完善、运行有效的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体系。 为解决基层文化设施“空壳”问题,中央财政安排了乡镇文化站和城市社区文化中心(文化活动室)设备购置专项资金,对基层文化设施设备购置进行补助。统筹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浙江文化礼堂、甘肃乡村舞台、广西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安徽农民文化乐园等,已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配套、供需衔接、各具特色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文化部等七部委印发了《“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加大对贫困地区扶持力度,先后组织实施贫困地区“百县万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阳光工程’——中西部农村文化志愿服务行动计划”等项目。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跨越式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今后,文化惠民将使老百姓有更多文化获得感。 传“家底”,非遗传承凸显乡村文化底蕴 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倡导,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烙有传统与民族的印记。 近年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为标志,我国非遗已构建起完善的制度体系、管理体系和传承体系,探索并形成了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截至目前,我国已有39项非遗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位列缔约国首位。 我国的非遗资源多在农村,由于时代的变迁,非遗项目赖以生存的自然、人文、社会环境发生了改变。文化生态的保护关乎非遗传承弘扬的效果。我国非遗保护以建构文化生态为己任,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自2006年文化部创设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来,先后设立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福建、江苏、浙江等省区以此为参照,全国相继设立了300多个省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依托四级名录体系,我国已认定了1372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和13087个省级非遗项目。 有效的非遗文化保护,留住了乡村的文化特色和底蕴。比如山西依托晋中生态文化实验区,将陈醋酿造技艺、中医药炮制技艺、汾酒酿造技艺等非遗项目,与生态区内的古村落和老街建设统筹考虑,非遗项目周边的环境治理和污染防治综合施策,戏曲曲艺类项目与当地民俗全方位融合,使非遗传承的内在根据和外部环境得以更好的维系。 我国非遗的传承人多在农村。近年来,非遗保护将目光聚集非遗传承人。截至目前,我国已经认定了1986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4928名省级非遗传承人,以及庞大的市级、县级非遗传承人群。从2012年开始实施了《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分批次分门类对年满60周岁的传承人实施记录,重点记录传承人选徒带徒的眼光,人格塑造的过程和精神技艺的表达。 我国非遗领域率先在传统技艺、美术、中医药炮制和饮食文化类非遗中探索实行生产性保护,并取得良好的社会影响和效益,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缔约国誉为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 非遗项目是中国乡村乃至中国特色文化产业的珍贵资源,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基因库,从灵魂深处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人格。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非遗传承保护迎来新的春天。 品书香,农家书屋开启新征程 目前我国共有农家书屋60.0449万家,基本覆盖了全国所有行政村。农家书屋工程实施以来,共向广大农村配送图书10亿多册。 近年来,农家书屋工作重心从全面建设向维护使用、提质增效过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了《关于深化农家书屋延伸服务的通知》,从创新网点布局、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数字化水平、开展阅读活动等方面深化延伸服务,解决农家书屋“闲置”“冬眠”等使用率不高的问题。 自2015年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每年组织出版单位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出版单位深入挖掘适合农民群众的选题。逐步形成了一支由专家学者、出版发行业代表、宣传媒体代表和基层管理人员代表等有关层次和人员相结合的农家书屋书目专业评审队伍;调整书目使用比例,把各地推荐目录选用比例由建设阶段的70%降到了补充更新阶段的50%,给地方更多自主权;并逐步加强少儿类、医卫生活类等农村急需出版物的供给,其中,少儿类图书占比达到33%。 农民人均图书拥有量从农家书屋实施以前的人均0.13册增长到人均1.25册,增长了近十倍。农民图书阅读率也从农家书屋工程实施前的43%,增长到2016年的49.7%;图书阅读量从人均3.3本增长到2016年的3.61本。农家书屋被农民群众形象地誉为“农民致富的学堂,农村文化的殿堂,农村学生的第二课堂”。 自2014年以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连续4年依托农家书屋组织开展阅读实践活动,带动农家书屋发挥作用。如农家书屋公益海报宣传活动,“我的书屋·我的家”全国农家书屋阅读讲演活动等,广泛吸引群众参与。“快乐暑期·我当书屋小管家”等活动,倡导城市和农村少年儿童开展结对帮扶,鼓励农村中小学生参加农家书屋阅读实践活动。 各地探索推进数字农家书屋建设,加快利用卫星、有线网络等手段提升服务水平。针对老少边贫地区农家书屋报刊投送不及时、互联网落地成本高的问题,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自2013年开始,会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积极推动卫星数字农家书屋建设,利用卫星的优势实现有效覆盖。目前全国已有10多个省份建设卫星数字农家书屋3万多家。 今后,农家书屋将继续创新服务,整合资源,推进全民阅读,开启便民惠民服务。(记者周涵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