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农在采收香蕉。 蕉农将香蕉运送到收购点。 东南网11月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通讯员 游雪慧 文/图)10月30日,福州南靖商会在官方公众号上,向在榕乡亲发起认购“爱心香蕉”的倡议。每箱9公斤装的南靖本地蕉,认购价为20元。扣除包装与运输成本,南靖香蕉此时的收购价约为每公斤1元。这已是市场回暖后的行情。 在距离福州300多公里之外的南靖县,“蕉”虑一直挥之不去。 在经历了连续三年低位徘徊后,南靖香蕉遭遇了蕉农口中的十数年来最差行情。价格最低位出现在10月中旬,天宝香蕉收购价每公斤不足0.5元。天宝香蕉是南靖广泛种植的本地品种,占比近八成。 这个全国最大的县级香蕉生产基地县,最高峰时的香蕉种植规模近27万亩。如今,这个数字仅为12万亩。 除了社会公益助农力量预料之中的介入,南靖当地也有所筹谋。今年下半年出台的产业扶持十条政策,涵盖规模化经营、产业链条延伸、品牌推广等领域。 只是,老产业复兴,未如想象中容易。 挥之不去的“蕉”虑 10月28日中午,陈跃华用摩托车驮着刚从山上采收的香蕉,来到南靖县靖城镇尚寨村吴银号家的收购点。当天,本地蕉的收购价为每公斤0.96元。经过过磅与筛选,陈跃华的这批香蕉约有100公斤符合收购条件,按照惯例扣除每串3公斤的蕉杆重量后,陈耀华今天的收益不到95元。 67岁的陈跃华是邻村阡侨村的蕉农,多年来承包山地种香蕉,“几十年来最差的价格”让他倍感忧虑。 48岁的吴银号,是香蕉收购代办人,从业近20年,日收购量近5吨,每公斤赚取0.2元的代办费。整个尚寨村,香蕉种植面积近6000亩,零散分布着10来个这样的收购点。吴银号办公桌上的账本,记录着10月14日以来的香蕉收购价。14日至21日,本地蕉收购价在每公斤0.48元左右徘徊,而后每日略有上涨,23日的最高收购价达到每公斤0.6元,28日为每公斤0.96元。“米蕉、红蕉等新品种行情稍好,28日每公斤的收购价约4元。”吴银号说,这是今年南靖香蕉行情最差的阶段。 “上半年上市的晚熟蕉和过冬蕉,产量较少,每公斤两三元,6月以后香蕉行情便急转直下,尤其是10月上市的中蕉,收获期与广西一带高度重合,价格一路走低。”尚寨村党支部书记吴高兴说,由于行情不好,大量个头较大的香蕉无人收购,常常烂在树上。 吴高兴说,在南靖,每亩香蕉的综合成本约为3500元。南靖县农业局的数据显示,当地香蕉平均亩产100株,每株产量30公斤。由此得出,每公斤香蕉成本约1.17元。 实际上,2014年以后,南靖香蕉已经经历了连续三年的低迷。“2015年,平均收购价每公斤2元左右,去年下半年,天宝香蕉曾短暂出现过每公斤近6元的高价,但仅仅持续了两三个月。”吴高兴说,今年价格探底,主要源自气温较高,广西、云南一带香蕉集中上市,市场供大于求,“即便是在以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著称的广西,香蕉行情也不尽如人意。” 南靖香蕉变局 在南靖,香蕉曾是财富的象征。南靖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刘升蔚,至今记得早年香蕉兴农的场景:“1995年,市面上单价1.7万元的鹰牌摩托车,尚寨村蕉农一天就买了100多辆,当时公务员月工资才200多元。” 南靖香蕉的产业化历史,可追逐至上世纪80年代初。“1983年,靖城镇下割村村民从邻镇天宝镇,引进天宝香蕉试种,采收后挑到天宝销售,一串能卖50多元。 很快,靖城镇的大部分村庄都加入了种蕉大军,并在上世纪90年代迎来高峰。1992年,陈国发任靖城镇农技站站长,当时全镇水稻种植面积1万多亩。3年后,这个数字仅剩下不到2000亩。大部分稻田转为种植香蕉。 1998年,天宝香蕉被作为高优农产品,在南靖全县推广。但一年后的一场霜冻,证实奎洋、和溪等高海拔乡镇不宜种植。但金山、龙山、山城、靖城的种蕉传统依然保留至今。最多时,南靖全县香蕉种植面积达27万亩,在漳州全市占比过半,是全国最大的香蕉生产基地县,也是被官方认可的“中国香蕉之乡”。2000年时,全县近万人参与香蕉流通。 2001年是南靖香蕉产业的重要节点。这一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由此,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出产的香蕉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加之后来广西、云南等香蕉产区的崛起,国内香蕉供需关系发生了逆转。 今年下半年,南靖曾组团赴南宁、昆明、嘉兴等国内香蕉重点产销基地调研,试图为本土香蕉产业把脉。 嘉兴水果市场是华东地区交易规模最大的果品集散中心,但南靖业者发现,市场内一根南靖香蕉都没有。“南靖香蕉内质好,但采收过程中发生的碰伤,使其易出现蕉皮有黑斑,外相较差。内质没人看得见,外相决定市场,谁会主动选取外相差的香蕉呢?因此,南靖香蕉逐渐退出嘉兴市场。”对此,深耕嘉兴水果市场多年的南靖人陈建福说。 陈国发认同这样的说法。“近年来,南靖香蕉销售逐步转向以省内的福州、厦门和三明、南平为主。”陈国发说,即便是南靖走出去的香蕉营销大户,也大多选择广西、云南与海外市场。南靖香蕉种植规模也逐年锐减,目前仅为12万亩。 “受益于地理条件优势,南靖香蕉品质出众,具有皮薄、味香、质甜、无芯等特点。”刘升蔚表示,南靖香蕉之所以缺乏市场认同,主要源自其“颜值低”,而这又与粗放的经营管理模式密不可分,“现有香蕉种植绝大部分是一家一户,种植管理粗放,成本投入较高,收获时香蕉大小落差大,采收过程因落地、运输、过称等原因,造成不同程度的碰伤,直接导致香蕉外相较差,自然影响价格与销售。” 南靖县农业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县共有香蕉专业户1.2万户,但均以家庭种植为主,真正大户种植偏少,5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仅有10多户,无百亩以上的种植大户。 产业链后续节点,同样出现断档。“全县有关香蕉加工企业仅有一家,而且是非香蕉专业加工,香蕉用量十分有限。”刘升蔚表示,在这样的背景下,南靖香蕉自然难以形成品牌效应。 再造香蕉产业 南靖想做的,是香蕉产业流程再造,而非止步于摆脱滞销困局的权宜之计。 后起之秀广西,给了南靖人启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是广西香蕉产业最大的特征。鲜为人知的是,广西的不少香蕉投资者来自南靖。他们的投资规模大多在千亩以上。低廉的土地成本以及更高的土地流转效率,是最大吸引力。 南靖人阮水金早年赴广西,租下4000亩香蕉园,采取统一技术指导,让蕉户获取租金、工资加提成的办法带动农民致富。蕉园采用现代化管理,水肥一体化装备完善,配套了索道采收设施,防止香蕉碰撞。 “规模化种植能实现统一原料采购,降低综合成本降低,采用水肥一体化管理,建设采收索道,使用有机肥,提高地力和品质,采收过程也得到严格控制,保证品质与外相。”陈国发表示,因此,近日南靖县出台的香蕉产业扶持措施中,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被重点提及。 为应对普遍存在的土地流转难题,当地配套了扶持政策。譬如,对发展20亩以上种植规模的大户,每亩补助200元,50亩以上每亩补助500元,100亩以上每亩补助1000元。为提高基础设施水平,采摘索道建设也纳入补助清单,标准为每米80元。 但吴高兴认为,通过土地流转推动适度规模化经营,并不如想象中容易。当地蕉农根深蒂固的土地观念,是最大的制约因素。因此,南靖试图通过引外地乡贤回流、建立香蕉产业示范基地的方式,启发和引导本土蕉农的思想转变。陈国发则主张,导入联合农庄的运营模式。“蕉农在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联合作战,统一整地、统一采购、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对接市场。”他说。 品种的改良与推广、品牌打造与培育等举措,同样在规划之内。“尽管本地蕉行情逐年走低,但米蕉、红蕉依然有较为稳定的市场行情,可引导蕉农优化种植结构,同时辅之以脱毒苗的推广应用,减少香蕉束顶病与枯萎病,并通过种植管理创新与广西一带的香蕉错峰上市。”刘升蔚表示,早前南靖香蕉曾以专供水果的身份,出现于厦门会晤。南靖将以此作为品牌宣传的起点,重塑南靖香蕉的品牌影响力。 去年投产的现代农企,百汇绿海南靖阡寨基地,则有意发展深加工,延长香蕉产业链。“我们将在漳州市龙文区朝阳镇建立占地20亩的加工基地,优选高品质香蕉,开发单指高端包装,并对接欧洲市场。”百汇绿海负责人黄吴说。 事实上,香蕉深加工,还有更多可能性。在之前的考察中,南靖一行人曾造访位于广西隆安县的广西金穗集团隆安金穗香蕉产业(核心)示范区。该示范区香蕉总面积达20万亩,是全国最大的香蕉标准生产基地,建有专门的香蕉深加工厂,主要输出的产品有香蕉汁、香蕉粉等。 吴高兴则受到芗城区天宝香蕉海的启发。后者以千亩香蕉园为基础,通过配套景观栈道构建郊野公园,并与周边的林语堂文化园有机结合。“香蕉园不适宜发展采摘等业态,但可以与周边旅游元素结合。”吴高兴说,眼下6600亩的阡寨现代农业示范区正在规划之中,尚寨村被纳入其中,未来南靖香蕉将作为其中农业主题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手机>>>老品牌复兴需要新动能 记者 张辉 农业老品牌复兴的故事,正在流行。早前,助村栏目报道过华安坪山柚盛极而衰后,当地新近发起一场产业复兴计划。 眼下正当红的百香果,早在上世纪80年代便在我国南方试水规模化种植,但无疾而终,20多年后强势复出,跻身水果市场新贵。 在农业市场迭代中,不少风光一时的农产品陷入沉寂。或囿于技术瓶颈,比如黄龙病曾让芦柑几近消失在南靖这个昔日“中国芦柑之乡”;或让位于市场竞争者,譬如坪山柚衰落便于彼时崛起的平和琯溪蜜柚不无关系;或受制于市场需求,诸如百香果与早年的消费习惯与层次格格不入。 如今,一系列以复兴之名的农业老品牌振兴计划,正在各地进行。它们基于各自的立场与考量,包括情怀、市场新需求、行政力量推动云云。但其成效却有待观望。引沉寂的农产品回归市场,并非重新唤起集体记忆这么简单。情怀可以维系它的存在,却不足以支撑产业化发展。 农业老品牌重新崛起,首先需要重新审视与反思其走向衰落的原因,并对症下药;更重要的,则是寻求与当前市场格局与自身产业特性相适应的技术体系、产品体系、产销体系与商业模式。农业老品牌振兴,既需要历史与文化层面的沉淀,又需要注入产业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