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致富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华安马坑:花木产业异军突起 生态增长迅猛加速
2015-05-05 16:19:40 苏益纯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康金山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漳州5月5日讯(本网记者 苏益纯 通讯员 黄阿彬陈佳平)在闽南有一高海拔的偏远山区小乡,近年来花木产业异军突起,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超万元;乡域境内零工业,每年却有上千万元的工业税收……

  它就是漳州市海拔最高的乡镇-—华安县马坑乡,位于华安西北部。阳春三月,马坑乡花木连绵,翠绿欲滴,许多花农在山上田间忙碌着。

  而在华安南部、距马坑乡百公里之外的华安经济开发区,马坑乡的“飞地工业”项目生产和建设快马加鞭。

  华安人深知,马坑是革命老区乡,长期以来,受区位、交通、观念等因素制约,发展滞后。绿色突围,让“马坑”这个曾是华安贫困山区落后的代名词,成为生态发展的主题词,步入新常态下生态型增长的加速期,此种现象被称为“马坑现象”。

  一股坚韧不拔的精气神

  马坑海拔在500—1400米之间,土地面积百余平方公里,辖6个建制村、21个自然村,共1465户、5492人,干部职工仅17名。

  “马坑风,和春濛,下笼竹篙拢,福田石墨矿,草仔山不免讲,文华有卡爽”这句闽南话道出马坑大多村庄恶劣的地理、自然环境。

  那么,马坑的发展,靠的是什么?

  “马坑总量小、底子薄,劣势十分明显,我们的发展靠的是一股坚韧不拔的精气神,一种不等待、不观望的紧迫感,一份真抓实干、敢于担当的责任感。”乡党委书记黄艺群如是说。

  前几年,县里在丰山镇建设开发区,出台“飞地工业”政策,马坑乡集中力量,积极引项目到开发区。

  “项目是短腿,我们主动服务企业,三天两头往企业跑,做到及时服务、全程服务。”常驻开发区服务企业的干部说。

  隆祥包装是开发区九龙工业园首家投产的企业,业主庄铁洪说:“马坑的挂钩企业干部经常来关心、帮助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

  目前,全乡引进落户开发区企业22家,总投资20多亿元,已投产项目12个。2014年,全乡财政收入达1180万元。

  作为漳州市、华安县第二饮用水源保护地的马坑,承认差距,不甘落后,扬长避短,走出了一条依托“飞地工业”发展工业的绿色之径。

  往日一穷二白的乡财略为起色,更为关注民生。几年来,马坑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改善民生,建设敬老院、幸福园、安全饮用水等一批民生事业。

  一种不等待、不观望的紧迫感

  马坑乡毗邻南靖县和溪镇、漳平市永福镇,区位处劣势。

  而其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达80%。

  善于发现比较优势,劣势转优。

  “要破除自我束缚,树立小乡大眼界、大思路、大气魄、

  大作为的理念,主动城市半小时经济圈、融入永福产业发展圈和旅游经济圈,打好工业牌、花木牌、旅游牌和精神牌。”乡长宋秋明分析说。

  “我们种植百亩百种的世界各地珍稀茶花,产品主要依托永福在全国各地的花卉档口进行销售,十分热销。”老吉园艺基地负责人李如真说。

  全乡引进和立园、艳阳农业、老吉园艺等花木龙头企业,

  带动花木种植1.28万亩,主要有茶花、红豆杉、桂花、竹柏等品种。村民繁忙于花木之间,使“一年种一冬,冬天捂火笼”成为历史。

  “绿色银行”,特色延伸。全乡种植绞股蓝1500亩,高山蔬菜种植4000多亩,引进福建懿竹农业公司,主要生产竹筷、竹席半成品,日耗毛竹20吨左右,可基本解决全乡8000多亩毛竹出路。

  同时,马坑积极推进贡鸭山森林公园、福田村省级美丽乡村和和春村市级富美乡村示范点建设,打造贡鸭山――福田――和春旅游线路,去年以来,以自驾游为主的游客达10万人次。乡村旅游已成为该乡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一花一木,生态富民,释放绿色福利。2014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4元,增长18%。

  发挥比较优势,立足特色产业,破除“生态保护难于发展”魔咒的马坑,闯出一条依靠生态富民的绿色之路。

  一份真抓实干、敢于担当的责任感

  马坑生态型增长,追求绿色经济,因此荣获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生态乡镇、中国第三批传统村落和春村这三张“国字号”生态名片。在全市乡镇综合考评中,2013年度马坑被评为漳州市“活力乡镇”,2014年度位列全县第一。

  如何让生态型增长更快释放绿色潜能?马坑正以“三比一看”活动为契机,善于发现问题,正视问题,不回避问题,出实招解难题。

  针对固定资产投资差距大、新开工项目少等问题,马坑提出加大招商引资、提高服务质量、力促项目动工等强力举措——

  力促南星食品等5个项目提速建设和一个投资20亿元的台资项目早签约落地;

  加快20.6公里道路拓宽改造,确保春节前完工;推动花木产业和林下经济提级增效,促进农民增收;

  推进和春市级富美乡村和福田省级美丽乡村建设,保护好生态环境,打造休闲旅游目的地。

  破小求大图变,群众看到眼里。采访中,许多村民如是说:“马坑的良好发展,群众心中有杆秤,称出的是干部自加压力之心,心里想着发展,眼里盯着发展,脚下奔着实干。”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 2015-05-04以新型城镇化引领美丽乡村建设
  • 2015-05-04让美丽乡村建设真正成为惠民利民之举
  • 2015-05-04永春旅游潜力巨大 台湾旅游专家看好永春乡村游
  • 2015-05-04“五一”新业态新玩法吸睛 短途游、乡村游等升温
  • 2015-04-30

    第十一届海峡旅游博览会首设乡村旅游展销区

  • 2015-04-30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是关键 不只吃喝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