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文化> 非遗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非遗传承人再现传统技艺 非遗甄品现场展出
2015-05-26 14:59:47 王亚男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康金山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漳州5月26日讯(本网记者王亚男)如果问起你,漳州有多少项非遗文化,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漳州人,你未必知道。事实上,漳州市文化底蕴浓厚,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有着近百项的非遗文化,更有许多项传统技艺曾经风靡国内外,如今却难得一见。

面对如此境况,对于非遗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保护工作迫在眉睫。作为漳州市民中的一份子,对待漳州非遗文化有着更多的使命与责任。

其中,即将到来的“漳州首届粉丝节”就将漳州的非遗传统技艺文化搬到了现场,不仅仅是价值珍贵的非遗甄品展示,更是将数项非遗传统技艺的传承人邀请到了现场进行技艺表演。

剪坛十把金剪刀之一,漳浦剪纸传承人高少苹,棉花画传承人郭美瑜,漳绣传承人郑密珠,以及木版年画传承人颜仕国都将来到现场,带上自己的手艺,展现给漳州市民们。市民可在粉丝节当日到粉丝节现场观摩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再现。

非遗现场表演抢先看:

高少苹作品《邓小平》

漳浦剪纸

漳浦剪纸早在唐宋就非常活跃,最初只是作为刺绣的底样。明清以后,逐渐脱离刺绣成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浓烈的原始趣味和稚拙美感,在中国民间艺术中占有一定位置。

非遗老师:高少苹

中国剪坛十把金剪刀之一——高少苹出生在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自小酷爱美术与剪纸,在父亲的教导下勤学苦练,并得到剪纸老艺术家黄素、林桃亲授剪纸技艺。高少苹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将漳浦剪纸的特色技巧“排剪”发挥得淋漓尽致。

郭美瑜作品

漳州棉花画

漳州棉花画是以优质脱脂棉花、进口桃胶、金丝绒、高级染料、国画颜料等原料,综合运用彩扎、浮雕、国画等技法,精心塑制而成,具有构图新颖,技艺精湛,立体感强的特点。

非遗老师:郭美瑜

郭美瑜1971年师从黄家声师傅学习棉花画,40余年来,通过刻苦学习和日积月累的实践,技艺日渐炉火纯青,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她在创作中既秉承传统技法,又敢于创新,将现代电子声光技术巧妙融入棉花画创作之中,其作品工艺精湛,构图新颖,在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赛事中频频斩获大奖。

《老鼠嫁女》(清代雕版)

木板年画

漳州木版年画始于宋,兴于明,盛于清。年画内容主要是喜庆迎新和避邪两大类。其构图大方,色彩绚丽,线条刚柔相济,在艺术形式上既有北方年画的粗犷朴实,又兼江南年画的秀美雅丽,富有乡土韵味,特别是用黑纸印制的功德纸年画,为其他地区所罕见。

非遗老师:颜仕国

颜仕国多次应邀参加大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及两岸交流活动,并进行现场印刷展示。他继承了漳州木版年画的传统风格,构图大方,风格古朴,形象生动,造型夸张,色彩绚丽,雕版线条刚柔相济。近年来,颜仕国开始翻刻新版,代表作品有“神荼郁垒”、“加官进禄”等。

漳绣技艺

郑密珠作品

漳州刺绣制品俗称“漳绣”,起源于明代,见于衣饰则以绣织锦袍为最佳。漳绣题材有龙凤、人物、动物、花卉、博古等,尤以龙凤为主。采用民间剪纸为绣稿,绣稿大多出自于名画师之手。漳绣用线,“金葱”是其特色。漳绣技艺针法纷繁多变,以“空心打只绣”和“凸金绣”见长,绣图艳丽,色彩缤纷,似雕非雕,有很强的立体感。

非遗老师:郑密珠

郑密珠于1991年进入漳州刺绣厂举办的刺绣培训班学习,跟随漳绣第七代传承人陈钟棋学习漳绣盘金绣、垫绣、绒线绣等漳绣传统技艺。她潜心钻研漳绣技巧,经常向漳绣老艺人讨教,领会传统技法精髓,同时也自学了绣画、双面绣等刺绣技艺。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 2015-05-26聚焦农业生态 化肥滥用导致水土危机
  • 2015-05-25我国整合农业三项补贴支持粮食生产
  • 2015-05-25福建省加快农业物联网平台建设
  • 2015-05-25中国调整农业补贴政策 种粮多者获重点支持
  • 2015-05-24农业补贴调整精准支持多种粮食 撂荒土地无补贴
  • 2015-05-22农业将成产业互联网下一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