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人物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九十九岁李启能,闽西仅存的黄埔军官
2015-07-06 15:05:01 傅长盛 来源:闽西日报 责任编辑:康金山 我来说两句

经历无数枪林弹雨的抗日老兵,安详走在乡间的小道上。

  6月29日,笔者在武平县城厢乡园丁村探访抗日黄埔老兵李启能。今年99岁的李老,是闽西仅存的抗日黄埔军官,他身体硬朗,思路清晰,一口北方腔调的普通话,从他苍老的身影姿态中不难看出当年抗日黄埔军人的铁骨雄风。

  李启能出生于1917年,1936年县立中学毕业,1938年从军,不久作为优秀学员被选调到湖南湘潭中央步兵学校学习,在广西桂林服役。1939年8月,黄埔军校在桂林招生,李启能考取黄埔军校武冈第二学校,编入17期第七总队第二大队第七中队步科。军校毕业后,李启能被分配在陆军37军60师179团团部当少尉。

  此后,李启能参加了1941年的第二、第三次长沙会战。在1941年12月的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李启能已是179团3营7连中尉排长。此战,7连在湘北长乐镇与鬼子反复混战,牺牲42人,连长李豪阵亡,李启能受命代理连长继续组织战斗,最终以日寇败退告终。在1944年5月日军发动长衡会战中,李启能所在的团奉命攻击攸县之敌,策应衡阳守军。双方在老龙头阵地反复冲杀,李启能多处中弹,身负重伤,被辗转送往后方医院救治。1945年,李启能所在部队调往江西作战,最后在南昌接受日军投降。

  1949年年底,李启能时任国军22兵团教导团少校教官,和教导团团长杨其精一起阵前起义加入解放军。加入解放军后,因为有随军家属,李老申请回乡,此后终生以务农为生。如今,李老已经四世同堂,除了耳朵比较背,身体不错,记忆力良好。平时喜欢在房子周围散步,和邻居聊天,经常自己烧火做饭。

99岁的李老依然思路清晰,向来人讲述当年血与火的往事。

中午时分,李老与孙辈、曾孙辈共进午餐。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 2015-07-06华安官畲村加快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
  • 2015-07-02建瓯乡村大舞台 群众乐开怀
  • 2015-07-01永定:美丽乡村激活“美丽经济”
  • 2015-06-30乡村教师,期待更多呵护
  • 2015-06-29龙岩:政协委员创作430余幅硬笔画 呼吁保护原生态乡村
  • 2015-06-29强化村庄规划建设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