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资源+社会资本+新型农业 毗邻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崇仁乡,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2000年起在崇仁乡经营园林苗木的傅建明,深知这里的土壤、气候是天赐的宝贵资源,本地野生的黄精、草珊瑚等中草药药性极佳。近年来,光泽县建设全国绿色生态食品城,林木砍伐指标越来越少,森林资源得到更好地保护,傅建明决定在这里发展中草药产业。 去年,他发动家族的傅氏基金会投资1.4亿元,创建承天集团,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从事中药材、经济作物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承天集团聘请了我省中药行业顶尖的教授、研究员,与国家中药质量重点工程实验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药炮制)代表性传承人王孝涛、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省药检所、省中医药大学等签署了合作协议。 承天集团利用山垄田和林下种植华重楼、金线莲、生姜、太子参等中草药和赤灵芝、红菇、岩耳等经济作物,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让崇仁乡抛荒的山垄田恢复生机,让林下空间也能产生效益,把留守农村的老人、妇女变成劳动力,并吸引外出打工的中青年人回乡创业。 “预计5年内可为崇仁乡提供就业岗位800个,年销售额超10亿元。”傅建明说。 承天集团,只是“生态资源+社会资本+新型农业”这道加法的一个具体实践者。当年被农民抛弃的山垄田、旧村,如今被崇仁乡视为聚宝盆,通过积极引进社会资本搞新型农业开发,挖掘农村潜藏的劳动力,为农民增收找到新路子。 乌石是该乡崇仁村一个偏远的村民小组。上世纪80年代,村民就已搬迁出去,200多亩山垄田、800多亩山抛荒。在县城经商的企业家姜余华被引来这里,投资1000万元开发乌石度假山庄。村民以耕地、山地入股,大家齐心协力把荒村建成观光度假的旅游目的地。 崇仁村第二村民小组引进客商,在名为“大垅埂”的地方,利用山垄田进行中草药、菌菇与水稻轮作,为10多名妇女创造了劳动岗位。眼下正是采挖元胡的时节,这些妇女每天能拿到100多元工资。 在儒堂村,村主任江书华带头承包了70亩荒田示范种植牡丹花,有外地客商固定上门收购牡丹花籽用于提炼精油。江书华把牡丹花苗免费提供给村民,带动不少村民恢复利用旧宅基地和抛荒山垄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