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头条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美丽乡村建设的泉州探索
2016-02-04 16:50:26 何金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琼 我来说两句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泉州市整合市级现代农业专项资金1.3亿元用于扶持设施农业建设,全面改善了广大乡村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给当地注入了新的活力,一些民间资本从中寻到发展商机。

在晋江市深沪镇的运伙村,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吸引了大量民间资本前来投资。3年来,这里相继投资兴建了农产品加工、环保设备等领域的10多家公司。

当前,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持续推进,现代农业、智慧农业、乡村旅游业等众多适合农村发展的产业正呈现勃兴的发展态势,在优化产业布局的同时,平衡了泉州城乡发展差距,增加农民收入,达到内外兼修之美。

一幅幅动人的美丽乡村画卷,承载了老百姓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与希冀,绘就了泉州守护生态红线、百姓富与生态美和谐发展的愿景。

特色之道,让乡村宜居宜业

泉州既有沿海的晋江、石狮等市(区),也有山区的安溪、永春、德化等县,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美丽乡村建设,从一开始就尊重并遵循这一经济现实。

泉州各地正是奉行了差异化的模式,“因材

施策、因地制宜”建设,避免了“千村一面”的局面,走出了一条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

石狮市永宁镇前埔村,围绕打造“宜业宜居花园式村庄”目标,聘请规划设计公司对全村进行控制性修建性规划,确立了“建设新安居小区、扩大工业区、发展现代农业”的轮廓思路,合理划分出“居住区”“工业区”“耕作区”。以秀美乡村为主题,在住宅区、工业区周边栽种樱花等花卉,引导群众在门前屋后栽种三角梅等有色花草,整体景观得到了提升。并以休闲生态为主题,引导村民、外来务工人员承包栽种绿色有机蔬菜、水果,探索新型农业发展途径。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 2016-02-03来泉州过个不一样的年 8条乡村游路线任你游
  • 2016-01-27李炎全:乡村医生得做“万金油”
  • 2016-01-26榕新建成6条乡村景观带 闽清景观带获评“省优”
  • 2016-01-23乡村传统文物频遭毒手 文物保护工作亟待加强
  • 2016-01-22乡村传统文物频遭毒手 文物保护工作亟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