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的生态补偿机制破除绿色贫困 在阐述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时,陈吉宁给了一个“坐标系”:横坐标是环境保护,纵坐标是经济发展。生态质量非常好的贫困地区,落在了“绿色贫困”的第四象限。 如何理解、破除绿色贫困?陈吉宁说:“要在适度开发减少贫困的同时,也为贫困地区留足持续发展的生态资本,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为此,环保部将大力推动结构调整,加快绿色发展,严守生态红线,在发展中避免东部污染产业的进驻,守住一些非常必要的生态空间保护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湿地保护与恢复、退牧还草等重大生态工程,提高贫困人口的参与度和受益水平;建立统筹推进环保与扶贫的制度体系,增加向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开展贫困地区生态补偿综合试点,健全公益林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完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通过好的生态补偿机制来引导和鼓励这些地区的群众走向生活富裕、绿色发展之路。”陈吉宁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