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旅游> 旅游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一座有故事的公园
2016-05-17 12:25:54 张辉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杨雪韵 我来说两句

  公园内的绿道

  公园内的古砖瓦窑

12日傍晚,骑行爱好者迟莉从龙海市区出发,沿着崭新的龙江绿道一路前行,目的地是位于榜山镇洋西村的“龙江颂歌”主题公园。作为土生土长的龙海人,30岁的迟莉是听着“龙江风格”的故事长大的。她希望在公园里能够探寻到“龙江风格”的更多细节。

2014年,龙海启动“龙江颂歌”主题项目。通过对历史遗存建筑的修缮,改造提升周边环境。当地在“龙江风格”的发源地,建起了一座既能满足市民休闲娱乐需求,又有故事的文化公园。如今,主题公园即将全面开放,并通过10公里的绿道,与龙海市区相连。

公园里探寻旧事

一进公园,迟莉便与年届不惑的郑阿姨不期而遇。在砖瓦窑群旧址前,郑阿姨回忆起童年旧事:“当年全村烧窑,烈日下,将晒制成形的坯体,一摞一摞地搬进窑炉烧制,很辛苦。”郑阿姨是洋西村村民,十几岁时就在窑厂帮工。公园里遗存的7个砖瓦窑,正是龙江旧事的见证。

1963年,九龙江下游遭遇百年大旱。在抗旱斗争中,洋西村村民堵江截流,为下游引水,因此淹没了村里1300多亩农田。堤外损失堤内补,农业损失副业补。洋西村村民建起了7座砖瓦窑。后来,这里逐渐陷入破败。曾经作为创收支柱的窑厂,被掩埋在丛草荆棘中。

如今,经过修缮整理,砖瓦窑群重见天日。专门前来怀旧的郑阿姨感慨道:“基本还是原来的样子,没有太多人为的痕迹,一下子把记忆拉回到几十年前。”如今,公园成了郑阿姨茶余饭后的好去处。她最喜欢一边散步,一边跟女儿讲过去的故事。

走一遍公园,可以找到更多“龙江风格”的记忆。砖瓦窑群的东侧,坐落着一间龙江风格展示馆。展示馆中陈列着独轮车、人力水车等旧时物件,并通过图片与影像,再现半个多世纪前

的龙江旧事。展示馆的前身,是一座废弃的两层水利管理用房,经过原貌整修,变身龙江故事的新载体。

公园的核心区宝珠岛,则建起了观闸台、亲水平台、景观桥、临江台、瞭望台。通过这些观景平台,游客不仅可以隔江远眺漳州市区的江滨风光,还能观赏到洋西水闸的全貌。这些水闸正是当年堵江截流的见证者。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 2016-05-17精准扶贫闽商在行动
  • 2016-05-16玫瑰园举行扶贫开发示范点授牌仪式
  • 2016-05-16金融扶贫 福建农行交出漂亮成绩单
  • 2016-05-13尤溪县委书记调研精准扶贫工作
  • 2016-05-13福建农行发力精准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