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益暖民心】
修建自来水后欣喜的村民 为8万名群众"解渴" “现在我们村再也不缺水了!”在三山镇上坑村会安自然村一幢新居内,75岁的村民高诚喜高兴地拧开水龙头。2014年7月,镇政府帮助村里打了一口直径3米、深28米的机井,日出水量达500多吨,不但可以满足村里500多人生活用水需求,还能有水灌溉耕地。沿着村道,村里100多亩农田都种上了各类蔬菜,长势喜人。<<<详细 乡村教师公益培训625人受惠 由上海交大组织的第十期乡村教师公益培训项目,让更多乡村老师到上海,了解大山外世界的变化,体验现代城市社会的发展,感悟现代教育理念的革新。2007至2016年,上海交通大学乡村教师培训项目累计培训了来自云南、四川、重庆、甘肃、青海、内蒙等9个省市的625名乡村教师,覆盖近五百所学校,直接惠及学生超过10万人。<<<详细 智能医疗来到村民身边 “以往,农村老人多是在身体出现大问题时才被送医。健康小屋的意义不仅在于为村民建立了基础健康数据库,还能帮助他们树立未病先防的健康理念。”梅山镇党委书记黄育奇告诉记者,目前该镇已有8个村正在筹建健康小屋,今后将推广至全镇。<<<详细 【编后语】加大对农村公益事业的投入,尽快改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与农民、农村要求不相适应的状况,加快缩小城乡差距,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关注农村公益事业的发展和建设,完善相关制度、政策和法规,引导和发动农民积极参与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管理,不断提高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管理水平,使农村公益事业持续发挥应有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