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漳州5月26日讯(本网记者王亚男)如果问起你,漳州有多少项非遗文化,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漳州人,你未必知道。事实上,漳州市文化底蕴浓厚,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有着近百项的非遗文化,更有许多项传统技艺曾经风靡国内外,如今却难得一见。
面对如此境况,对于非遗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保护工作迫在眉睫。作为漳州市民中的一份子,对待漳州非遗文化有着更多的使命与责任。
其中,即将到来的“漳州首届粉丝节”就将漳州的非遗传统技艺文化搬到了现场,不仅仅是价值珍贵的非遗甄品展示,更是将数项非遗传统技艺的传承人邀请到了现场进行技艺表演。
剪坛十把金剪刀之一,漳浦剪纸传承人高少苹,棉花画传承人郭美瑜,漳绣传承人郑密珠,以及木版年画传承人颜仕国都将来到现场,带上自己的手艺,展现给漳州市民们。市民可在粉丝节当日到粉丝节现场观摩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再现。
非遗现场表演抢先看:
高少苹作品《邓小平》
漳浦剪纸
漳浦剪纸早在唐宋就非常活跃,最初只是作为刺绣的底样。明清以后,逐渐脱离刺绣成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浓烈的原始趣味和稚拙美感,在中国民间艺术中占有一定位置。
非遗老师:高少苹
中国剪坛十把金剪刀之一——高少苹出生在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自小酷爱美术与剪纸,在父亲的教导下勤学苦练,并得到剪纸老艺术家黄素、林桃亲授剪纸技艺。高少苹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将漳浦剪纸的特色技巧“排剪”发挥得淋漓尽致。
郭美瑜作品
漳州棉花画
漳州棉花画是以优质脱脂棉花、进口桃胶、金丝绒、高级染料、国画颜料等原料,综合运用彩扎、浮雕、国画等技法,精心塑制而成,具有构图新颖,技艺精湛,立体感强的特点。
非遗老师:郭美瑜
郭美瑜1971年师从黄家声师傅学习棉花画,40余年来,通过刻苦学习和日积月累的实践,技艺日渐炉火纯青,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她在创作中既秉承传统技法,又敢于创新,将现代电子声光技术巧妙融入棉花画创作之中,其作品工艺精湛,构图新颖,在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赛事中频频斩获大奖。
《老鼠嫁女》(清代雕版)
木板年画
漳州木版年画始于宋,兴于明,盛于清。年画内容主要是喜庆迎新和避邪两大类。其构图大方,色彩绚丽,线条刚柔相济,在艺术形式上既有北方年画的粗犷朴实,又兼江南年画的秀美雅丽,富有乡土韵味,特别是用黑纸印制的功德纸年画,为其他地区所罕见。
非遗老师:颜仕国
颜仕国多次应邀参加大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及两岸交流活动,并进行现场印刷展示。他继承了漳州木版年画的传统风格,构图大方,风格古朴,形象生动,造型夸张,色彩绚丽,雕版线条刚柔相济。近年来,颜仕国开始翻刻新版,代表作品有“神荼郁垒”、“加官进禄”等。
漳绣技艺
郑密珠作品
漳州刺绣制品俗称“漳绣”,起源于明代,见于衣饰则以绣织锦袍为最佳。漳绣题材有龙凤、人物、动物、花卉、博古等,尤以龙凤为主。采用民间剪纸为绣稿,绣稿大多出自于名画师之手。漳绣用线,“金葱”是其特色。漳绣技艺针法纷繁多变,以“空心打只绣”和“凸金绣”见长,绣图艳丽,色彩缤纷,似雕非雕,有很强的立体感。
非遗老师:郑密珠
郑密珠于1991年进入漳州刺绣厂举办的刺绣培训班学习,跟随漳绣第七代传承人陈钟棋学习漳绣盘金绣、垫绣、绒线绣等漳绣传统技艺。她潜心钻研漳绣技巧,经常向漳绣老艺人讨教,领会传统技法精髓,同时也自学了绣画、双面绣等刺绣技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