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队队员参观海门村第一个成立的村部办公区
东南网8月1日讯(本网记者 郑晓丹)近日,福建农林大学“说•三十年村变”大学生社会实践队走进泉州市惠安县崇武镇海门村,感受古城海洋文化,从建筑变迁中读出海门村三十年变化。
“‘海门深处’有人家”。正是这“海门深处”的景点,让这座建于明洪武年间的古城为人们所知。实践队队员沿着古城外的石砌城墙,一路探访小渔村之变。
村部的第一次落户
海门村的第一个村部便建在崇武古城内。走进城内,巷道如自由流水般四通八达,随意转个弯就是新的场景。左边是明末清初的建筑,右边是民国建筑,再往前便是解放后建筑……虽然各个年代的建筑有着各自的特点,但在古城之内组合起来,却是恰到好处。
偶有几户的门敞开着,门口围坐着几个农妇,摘菜聊天。海门村的第一个村部就是在这样一个惬意的环境中建立起来。在一个倒了半边墙的四合院内,三间独房就是上个世纪60年代左右的办公场所,斑驳的墙上还能隐约辨认出“农业学大寨”等口号。
据总辅导员张赞平介绍,当时办公条件艰苦,是和该四合院主人租了三间房将就着办公,一个将就就是20多年。当时,还是村内文统的他做着村内基本统计工作,也因小渔村主要是从事渔业,工作也轻松很多。
海门村第一次搬迁的村部
村部的第一次搬迁
随着村内的工作越来越精细,工作也更加规范,三间的租房已经不能满足海门村内常规工作。于是,村部开始了第一次搬迁,搬出了古城墙外。
同一时期,村集体也尝试了许多共同致富手段。成立机修厂,进行机械设备维修;成立修造厂,对渔船进行修补;成立鱼露厂,生产当地品牌鱼露……一个又一个集体项目围绕着“渔”与“鱼”展开着,让这个渔村焕发出新的生机。
而海门村村民也充分用海,创造了海门村自己的多个第一:第一个进行远洋捕捞尝试,建设第一所村办小学,第一个自主发电的村,镇上第一个由村党委书记当选镇党委委员等等。这些,都曾经让每个海门人感到骄傲,让他们更愿意投身到海的事业中。
海门村最近搬迁的村部
村部的第二次搬迁
而今,随着新村部的完全迁移,古城墙外的第一个村部也萧条起来,成了村内的老年活动中心。村内老人在此聚集,打着麻将,聊着天,若不是他人提醒,也无法注意到它的过往。
新的村部在一个工业区旁,多个雕刻厂分布在此,在此建立的村部颇有现代气息。据张赞平介绍,现在村内的三分之二的人口已搬出古城,从事的行业也不再以海为主。除了外出谋生的人以外,许多村民看着古城旅游日渐火热,转而向服务业发展。
景区外的纪念品店、海鲜餐饮店等,沿街排列,台湾步行街的建设让渔村的现代感十足。而旧街上,偶有老妇女着惠安女特色服饰,盘着头发,而年轻人则简装出行。新旧之间的对比,让实践队队员看到,如今小渔村已经不再是靠海吃海的局面,或许已经离海很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