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开秤价整体呈高开低走再回升走势 集中上市期价格波动风险可能加大
图为山东滕州市大坞镇大刘庄村农民在收获春马铃薯。本报记者吕兵兵摄 编者按:近年来,我国马铃薯产业稳定发展,逐步形成东南西北中均有生产、市场周年供给的发展格局。2014年,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1/4左右,已成为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今年以来,马铃薯主食产业化开发的推进为马铃薯的产销注入新的动力。 当前,我国马铃薯主产区陆续收获,市场供给逐步增加。市场行情将有哪些新的表现,农民种植、销售马铃薯需要如何适应调整,规避马铃薯市场风险政府还应提供怎样的服务?本版刊出一篇调研报告,期待能给读者以启发。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李辉尚王盛威孔繁涛 以河北、内蒙古为主的北方产区马铃薯年产量超过3800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8%。进入8月份以来,河北、内蒙古主产区陆续收获上市。为准确把握马铃薯市场形势,中国农科院信息所和卓创资讯等蔬菜全产业链分析预警团队成员于8月18~22日赴河北省张家口、承德和内蒙古多伦县等主产区进行了调研。 总体看,马铃薯生产继续稳定发展,但受疮痂病、灾害天气等影响,部分地区产量有所减少;开秤以来,收购价格呈高开低走再回升的整体走势;受地头价同比下降、生产成本增加等影响,薯农收益有所减少;马铃薯主食产业化开发推动作用逐步显现。后期,内蒙古、甘肃等主产区加速收获,短期内市场供给将继续增加,需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完善信息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市场形势研判,引导薯农适时售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