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薯销售看好,要密切关注集中上市期的市场动态 专用种薯培育有待进一步加强。随着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和马铃薯主食产业化开发,鲜食马铃薯和加工专用品种的培育推广显得尤为重要。安徽省合肥市周谷堆批发市场马铃薯经销商焦永光总经理介绍,“荷兰”系列因其品相、色泽、形状等较好,在安徽广受欢迎,走货相对较快。调研发现,多伦地区“荷兰15”种植面积占比明显增加,“夏波蒂”明显减少,仅部分地区按加工企业订单供应。燕北薯业候志臣总经理说,主食需要干物质含量较高、转化糖较低的品种,“冀张薯12”、“大西洋”、“夏波蒂”等品种的干物质含量在19%以上,加工性能较好,而其他品种并不理想。 建议根据不同用途类别,进一步加强种薯培育,尤其要加大干物质含量较高、加工性能好的专用品种培育力度。山东卓创分析师郭娟认为,除了加强专用种薯培育,马铃薯主食产品获得消费者的认可需要一定的周期,加工企业应强化研发、注重宣传,稳步推进。 商品薯品质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近年来,我国蔬菜冷藏设施不断完善,马铃薯储存条件不断提高,商品薯质量进一步提升,但受生产、管理水平影响,烂薯现象已成为制约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山东寿光存储大户赵学谦说,这两年一些农户加强了田间管理,水肥充足,但收获时商品薯水分含量过大,加上疮痂病、晚疫病多发频发及灾害天气影响,马铃薯耐储性明显下降,烂薯率增加,存储损失严重,亟需提高马铃薯科学生产管理水平。 建议进一步加强科学种植技术宣传推广和应用,强化生产源头和冷链存储管理,提高马铃薯耐储性和商品性,确保“种得好、存得住、卖得掉、赚得到”。 市场波动风险或将增大。随着我国马铃薯一季生产、周年供应格局的逐步形成,富农作用逐渐凸显,各主产区错峰上市衔接的节奏日趋弱化,交叉收获上市供给、相互冲击的作用反而逐渐显现,加上灾害天气等的影响,市场波动的风险进一步加大。河北围场经纪人郭涛说,目前正值本地马铃薯收获旺季,但今年张北、多伦等周边地区马铃薯提前上市,当地马铃薯走货量仅占总量的六成左右,其他产区的冲击相对明显,后市价格下行的压力仍然较大。山东省莒县采购商李长征说,今年已经收购山东马铃薯约2000吨,虽然局部地区有所减产,但后期河北、内蒙古等地马铃薯将陆续大量上市,后市涨跌波动情况难以捉摸,需谨慎收储。另据监测,今年马铃薯出口急剧减少,1~7月份累计出口702.3吨,同比减37.7%,出口转内销也进一步加剧了国内市场波动的风险。 建议后期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发布市场信息,及时引导薯农适时销售,避免大量集中上市引起价格大幅波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