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电子商务平台:农产品流通的新型快车道 “找土货,在村头。”重庆荣昌通安村58岁的村民李传莉拎着一篮子鸡蛋来到村委会附近的“在村头”电商平台。“过去卖鸡蛋,只能站在马路边吆喝,站半天,也没有人来买,现在到这来卖,一个蛋还可以多卖4毛钱。”李传莉指着自己身上的连衣裙说,这是通过卖土货的钱在网上买的。“通安村‘在村头’乡村电子商务平台,已经探索形成‘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村’便民服务的新模式。”年轻的大学生村官张雪是村支书,也是电商平台的负责人。她说:“电子商务正在深刻改变农民原有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今年,国务院连续出台‘推进互联网+行动’‘发展电子商务’‘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等文件,都将农业市场化与信息化作为了重要内容。”农业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张合成说,各地农业部门都在依据当地的特色产业发展电商,拓展了农产品营销渠道,提高了农产品销售价格,增加了农民收入。 在江苏,2014年全省利用网络营销农产品180亿元以上,成为广大农民创业增收的重要渠道。仅睢宁县就有网商9400多名、网店1.1万多家,直接从业人员近4万人,带动就业6万多人。“‘淘宝村’人均年收入2万多元,远高于全省农民人均收入水平。通过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不仅提高了广大农民网络营销操作技能,而且密切了广大农民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让农民学到了许多知识,拓宽了视野,增强了参与市场的能力。”江苏农委副主任徐惠中举例,南通川姜镇近6000个个体工商户,有一半左右开展电商业务。宿迁颜集镇堰下村、无锡阳山村等“淘宝村”的村民,开展网购的比例达到60%以上。 农民是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重要主体。在浙江,农业系统实行“政府购买+企业运营”的推进方式,政府以合同采购、定额补助、以奖代补等方式,向电商服务平台购买服务。比如遂昌县给每个服务站扶持资金1万元,建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赶街”网点。建立县级运营中心,搭建分销平台,提供农产品的统一仓储、监测、品控保鲜、配送、物流和售后,实行“供应商提供优质农产品产品包,网商销售产品包,分销平台统一配送”的模式。目前,遂昌已建成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229个,实现所有乡镇(街道)、行政村全覆盖。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及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深入发展,相信各地政府会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电商等信息技术,集合农户更多实际需求,搭建平台,为农户提供更加精准、到位、贴身的信息服务。”张合成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