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漳州10月21日讯(通讯员 张文艺 陈毅聪 姚鸣声 蓝智伟 文/图) 虽然过了国庆节大长假,但来到漳浦深土锦江楼参观的游客还是络绎不绝,或好奇,或研究,总想要把这座独特的“国宝”探究一番。这个月以来,来到这里游客已超过三千名。 据悉,锦江楼(亦称江头楼),位于漳浦深土镇锦东村,距县城约20公里,系全国重点文物。楼分内、中、外三圈,三层内通廊式土圆楼。内圈楼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由江头村林升泽建,中圈楼及外圈护厝由其妻李灿于清嘉庆八年(1803)续建,迄今200多年。 俯瞰锦江楼 游客在锦江楼内参观 风雨飘摇中独特建筑 走进这座内高外低三圈内通廊式圆形土楼,外圈楼为双向坡顶,均为平房,分隔为37间,每户都有一座厅间和1至3间房间不等,足见建造者的用心。只是,墙面已经有些破烂,顶楼的瓦片也开始零落……如今,这外圈还有两户人家居住。一名居住于此的70多岁老太说,这里有着几代人的记忆,只是现在年轻人都往外跑了,也显得凄凉了。 再往里走,就是中圈楼,这中圈楼共设24间隔间,形成小阁楼,即“楼中楼”。中圈楼的楼门与内圈楼楼门样式相同,且处于同一中轴线,虽然楼层有些破败,但结构仍与内圈楼保持一致。 整座土楼的精华部分——内圈楼。走进内圈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中央的一口水井,井口有一个小圆洞,刚好能容下一个水桶上下。据锦江楼管理人员林振德介绍,这井水质清澈,曾经,这口井满足了楼内人们的用水需求,连楼外的人们都常来取水呢。 在锦江楼的内圈,第一、二层作为日常的生活起居之用。以前,家家户户在走廊上做饭、吃饭,相互之间根本没有秘密。第三层没有隔墙,是一个环状统间,专供内眷们娱乐休闲。碰上兵灾匪患,这里就成了男人们集中的地方。第四层是一间只有28平方米的小屋,屋子虽小,却是战时可以瞭望敌情的谯楼。四层楼的每个房间都设有铳孔,从外部看,高出三层楼顶半米的外墙密布着铳孔和排水石槽。这样一座以“凝内御外”为主要功能的土楼,无疑是林升泽老年时最大的梦想。 此外,这三层楼的墙面上都是一片焦黑,别具风味。据介绍,锦江楼建成后,土楼里人丁兴旺,每家每户都在里面烧饭,就将墙壁熏得焦黑,这也是土楼繁盛的一种见证。 如今,在漳浦县旧镇和深土交界处的浯江东岸,有著名的“五星三楼”慎修楼、瑞安楼和锦江楼,前两座年久失修,有不同程度的损毁,唯有锦江楼经历二百余年,依然完好无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