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生态农业是环境友好型农业。就是说,不能把发展农业与环境保护对立起来,只强调粮食产量提高,忽视或者不顾及对于环境的损伤。而是要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同时,尽量设法减轻对环境的破坏,甚至可以考虑适当降低粮食产量,以提高边际效益,减轻环境污染。 其次,生态农业需要要素支撑,支撑农业发展的各个生产要素要科学合理。比如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不能过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要提高,建议采取轮作、间作甚至休耕制度等等。 生态农业还是可持续的。比如确定目标减轻面源污染,使面源污染不再加剧;土壤肥力、有机质不能持续下降;可耕作层不能日益减薄;地下水位不能逐年下降等等。这将使农业生产步入一个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总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需要从“理念”“技术”“政策”“措施”等诸多方面进行一系列创新与改革,涉及方面广、影响因素多。这也需要国家选择粮食大省先行试点,经过三五年的试点,再全面推行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如果把中国的土地比作一个远行的挑夫,那么他现在肩膀上的担子太重了。为了让他能够走得更远,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为之减负。在“十三五”期间,国家应将“生态农业建设发展”确定为我国农业未来发展战略,让未来的农业发展更具可持续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