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头条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柘荣凤洋村:村庄增颜值 产业惠民生
2016-01-12 15:51:58 来源:宁德网 责任编辑:王琼 我来说两句

宁德网消息(周晖 陈绍伟)鹅卵石铺砌的步道迂回交汇,毛竹架设的桥亭优雅别致,十几栋崭新的房屋错落有致,宽阔的水泥路直通家门……元旦假日期间,在柘荣县英山乡凤洋村,刚从深圳返乡的杨郑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还是我熟悉的凤洋吗?怎么变得这么漂亮了!”他忙拿出手机,拍下照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上。

杨郑强清楚记得,前年离家的时候,村里的道路颠簸不堪,村民大都养殖生猪和兔子,村内到处脏乱差,臭气难闻,村民住的大多是破旧低矮的泥坯房。

凤洋村的变化都缘于“美丽乡村”建设。2014年初,凤洋村被县里确定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村支书陈成珠带领村干部从拓宽村道开始,一条500多米长、6米宽的大道从村口直达村里,与963县道相连接。同时,在村内开展了环境综合治理,清淤河道,并砌起了防洪堤,实施了道路硬化、路边绿化、安装路灯、统一房屋立面等工程,并建立了保洁制度,落实保洁工作经费,配备保洁车辆、保洁人员,使原先遍地垃圾的场景不见了,刺鼻的臭味闻不到了,村庄变得新、绿、亮、美。

村里的变化让许多村民看在眼里、乐在心头,也传到外出打工村民耳中。2015年下半年,英山乡在村里建设造福工程点,方案一出台,许多外出村民便纷纷报名,20多块地基一下子被预订一空。

其实,凤洋村的变化不仅在面上、在眼前,返乡村民更看好凤洋村的未来。

环境美,百姓富,是美丽乡村的应有之义。凤洋村虽小,但三面环山,风景怡人,气候温和,适合中药材种植。为此,该村发挥自身优势,寻找与大企业对接。柘荣药业龙头的西岸生物药业已经在该村建了300多亩太子参种植基地,并成立了凤来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公司 基地 合作社 农户”的发展模式,由公司提供种苗,收成后收购价格随行就市,同时订立最低保护价保证回收,引导村民大规模种植太子参、金线莲、铁皮石斛等中药材。凤洋村种植户陈郑成说:“现在我们只要一心种植中药材就够了,销路不用我们操心。”

近年来,凤洋村委以村企合作的方式,着力打造中药材种植示范村,在实现土地集约化发展的同时,带动了村民增收。据凤洋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李森源介绍,和一般农作物相比,中药材种植每亩可以为农民增收4000元左右,现在村民不仅可以选择自己种植药材,也可以选择到基地上打工挣钱,还可以通过收取土地流转租金增加收入。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 2016-01-07宁夏一村庄80%居民姓拓 或是西夏党项族后裔(图)
  • 2015-12-11村庄创业起 告别“零收入”
  • 2015-11-30村庄规划应优化村庄发展布局 突出村庄特色与发展结合
  • 2015-11-27闽南祖厝古物频遭盗窃 嫌犯各村庄做家政"踩点"
  • 2015-11-23三明一村庄50亩姜滞销 眼看腐烂在地菜农欲哭无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