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文化> 民俗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客家人的岁时节令风俗
2016-02-15 10:42:23 廖金璋 来源:闽西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琼 我来说两句

闽西新闻网2月15日讯(廖金璋)客家人对岁时节令很讲究,悠悠岁月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情习俗。

客家人认为百节年为首,过年特别隆重。旧时,农历腊月廿三的夜晚,是送灶君上天向玉皇大帝禀告的时刻,俗称小年夜,人们要用果品祭灶神,为灶神上天送行,祈祷灶神上天奏好事,下界降吉祥。送灶神日子官民有别,官家廿三日晚上送灶神,百姓廿四日送灶神。

送完灶神就入年界了,筹办年料、打扫卫生、熟人相见问候时互祝“大大的过年”,亲友之间开始赠送年礼。长汀城关娘家给女儿送礼品,而农村女儿给娘家送礼品。

过去,除夕的前一天,每家每户都用大木甑蒸岁饭,岁饭要吃好几天,象征岁有余粮,一直到大年初五才能放生米下锅。除夕晚上要守岁,全屋都得灯火通明到天亮,叫“点岁火”,大人要给小孩发红包,叫“压岁钱”。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子时开大门,在大门上贴“开门大吉,万事如意”的小红联,然后焚香礼拜、燃放鞭炮和高升炮,迎接新年。

大年初一至初五,人们走亲访友拜年,相互说些“新年好”“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之类吉利的话,从入年界到春节期间,人们只能说吉利的话,禁忌说“死”“病”之类不吉利的话,大人不能骂小孩,更不能打孩子。

立春,客家人叫“交春”。届时要举行“接春”仪式:备好香案,焚香照烛,贴上“迎春接福”“春临福至”等红笺,然后燃放鞭炮和高升炮。

元宵节,人们吃元宵,入夜玩灯,赏灯,猜谜语,舞龙灯,彩船灯,迎花灯,活动很多,十分热闹。

惊蛰,要炒豆子或在热水中煮连毛芋子,在橱脚、桌脚、柱脚、墙脚处撒一些石灰灭虫。

春社、秋社,每年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是春社,每年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是秋社,农村在社日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在田间游行迎神,鼓乐喧天,祈求五谷丰登,俗成“撑社”。

清明时节,要祭拜祖先,举行扫墓活动,长汀人叫“醮墓”,从春分开始,清明达到高潮,延续到谷雨前后,先醮众墓,后醮私墓。

端午节,客家人又叫五月节,家家户户包粽子,互相赠送,喷雄黄酒,用草药煎水洗澡,将桃树枝或艾枝挂大门上避邪,举行龙舟赛。

入伏,许多人家熬“仙人冻”吃,以此消暑降温。

食新,小暑过后,逢卯日食新,买些新米跟老米一起煮,还要用苦瓜、丝瓜、茄子作供品,祭祀五谷大神和祖先。取苦瓜保佑大家、丝瓜保佑大细(全家老小)、茄保佑老婆之意。

七月初七,客家有“七夕乞巧”和“牛郎织女”的传说,一些妇女设香灯、备瓜果,当天供天上的织女,乞求织女赐给智慧;妇女结伴游乐,说是姐妹会。过去汀州民间这一天还有聚餐请老师的习俗。相传,七月初七是孔子的生日,所以把这天当作“敬师节”,学生请老师吃饭,师生同乐。

中元节,客家的中元节是七月十四日,长汀人又叫七月节。七月十三这一天,各家各户蒸芋子糕或打糍粑,分赠亲友邻居,叫“结缘”,七月十四给祖先“烧包”,所谓包就是在纸袋里装了冥衣冥币,纸袋外面写上祖先某人的名字,在中午大门前烧化。有的还烧给门神,用红纸做包。

中秋节,八月十五,民间通称八月节,吃月饼,赏月,人们在庭院中对月烧香礼拜,家人亲友欢聚一起,品尝月饼,欣赏月亮,也叫“守月华”。还有“伏花”“啄月姑”“跳担杆神”等活动。

重阳节,九月初九,客家人叫九月节,农村比城市更隆重,要油炸薯包、灯盏糕,城里人却更简单,很少人油炸,随便加点菜。

冬至日,汀州人叫过“冬年”,许多人在这一天吃进补的食品,如:猪爪炖当归、五加皮、熟地、党参之类的药膳,或吃狗肉,或服人参、鹿茸等养生。

从客家人的岁时风俗可以看出,客家人热爱生活,向往、追求美好的生活,同时也表现了客家人的聪明和智慧。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 2016-01-27“客家圣地 美丽家乡”闽粤赣三市摄影作品联展开展
  • 2016-01-12连城县博物馆:展示客家文化的新窗口
  • 2015-12-31"客家祖地"福建连城博物馆开馆:展示客家文化新窗口
  • 2015-12-24客家黄糍
  • 2015-12-17上杭建成全国唯一客家族谱专题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