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特产> 美食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柘荣之味:细数柘荣那些不可辜负的美食
2016-02-17 15:18:49 来源:宁德网 责任编辑:王琼 我来说两句

宁德网消息(记者 叶陈芬 苏晶晶 通讯员 游书金陈丽彬)提起柘荣,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风光旖旎的东狮山,是苍翠无际的鸳鸯草场。然而人在旅途,享受的不仅是美景,美食也同样不可辜负。牛肉丸、油卷面、泥鳅面……饮食虽小道,却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柘荣美食,口味清淡,但精工细作,注重养生,每一道美食背后,都有一位精益求精的手艺人,都有一段娓娓道来的故事,都有柘荣人那份流淌在血脉中的勤劳和坚守。

牛肉丸——家乡的味道

深冬的清晨,柘荣阴雨连绵,夹杂着湿气的冷意侵入骨髓。大街上许多商店都还没开门,但是随处可见的牛肉丸店却早已开张营业,摆在店门口的灶台冒着热腾腾的白气,暖烘烘、热闹闹,吸引着人们的注意。

柘荣牛肉丸,柘荣最负盛名的小吃。

走进“柘荣阿暖牛肉丸”,不到三十平米的小店,没有华丽的装修,桌椅甚至有些陈旧,却胜在干净整洁。这家三十多年的老店,用始终如一的品质赢得了柘荣人的口碑。

一个个不规则如拇指般大小的牛肉丸半浮半沉地挤在碗里,被老板娘端了上来。先喝一口汤,既酸且辣,热辣辣的从嘴里一直暖至心里。喝过汤,舀起牛肉丸,一口下去,既脆又滑,韧中有柔。汤要大口地喝,丸子要细细地嚼。汤越喝越爽,丸子越嚼越劲。

一碗吃完,伴随着额间冒出的细细汗珠,寒风带来的冷意也彻底散去。

老板娘刘月凤,今年已经58岁,27岁那年她从父亲那里学来制作牛肉丸的手艺,转眼间已经过去31年。一双手,揉搓了无数的牛肉丸,从挑担叫卖到有了小店,培养两个孩子事业有成。刘月凤说,柘荣的牛肉丸制作并没有什么秘诀。将精选的牛肉剁成肉酱,与地瓜粉一起混合,不断揉搓成很有黏性与韧劲的肉泥,煮的时候用木片子快速刮下,落进沸腾的汤锅里,煮熟,捞起,放进用牛肉加生姜熬煮的汤底里,加入辣椒、米醋。

就是这样一碗简简单单的牛肉丸,成为柘荣人的骄傲。

如曾经,还没有高速公路的时候,柘荣是福建东北方向出省,去浙江的必经之路。就在柘荣县的长途汽车站,有不少卖牛肉丸的小摊子。不管是当地人还是途经此地的外地人,到这里总要下车吃碗牛肉丸,小城的清冷就在这一碗热乎乎、酸辣辣、滑溜溜的牛肉丸中一扫而去。留下的是温馨与暖和。

时过境迁,高速公路通车之后,以前的热闹场面早已不在。但牛肉丸小店仍然存在于柘荣小城各个角落。它是许多远离故土的柘荣人心心念念的家乡味道。

[1] [2] [3] [...] [5]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 2016-01-20在福建省级扶贫重点县柘荣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2016-01-20穷啥也不穷教育——在扶贫重点县柘荣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2016-01-13药城柘荣 借路发力
  • 2016-01-12柘荣凤洋村:村庄增颜值 产业惠民生
  • 2015-12-24柘荣顺利通过国家级生态县验收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