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特产> 美食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柘荣之味:细数柘荣那些不可辜负的美食
2016-02-17 15:18:49 来源:宁德网 责任编辑:王琼 我来说两句

油卷面——巷子里的乡音

柘荣还有一种面,叫油卷面。

油卷面的主要材料为大米,有带肉和无肉之分,口味有辣与不辣之别。将大米磨成米浆,把米浆涂抹在铁盘上,铁盘又放在煮沸的开水上蒸,不到一分钟出锅后再抹上精心调制的葱头油和肉酱,香味顿时飘散开来。油卷面具有很多保健、养生的功效,例如:防止泛胃、呕吐的功效,滋阴养血的功能等等。这种传统的小吃经过多年的见证被流传下来,一直深受大众尤其是柘荣女孩子的喜爱。

在柘荣溪坪街的尽头,有一家小小的油卷面店,老板娘吴秀蓉从走街串巷挑着担子卖油卷面到开一家店面,走过了近40年时间。

随着现代化的加速,机器渐渐取代了人的手。但柘荣的油卷面,却是人的手,将米浆刷在铁盘上,一张张地蒸出来,卷好,递给你。

40年的时间,始终是那双手,不疾不徐,不慌不忙,刷,蒸,揭,叠,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卷着肉酱的油卷面就端在了你的面前,色如白玉,褐色肉酱点缀其间。咬一口软糯润滑,油而不腻,一口气可以吃上五六层。

早年,油卷面一般没有固定的贩卖点,商家仅仅靠一根扁担,两个竹篮,走街串巷地叫卖着。担子两边,一边放的是卷面,上面裹着几层塑料纸(防止味道消散,还有保温),最上面是一块挡灰尘的布;另一边是塑料小盘子和筷子。几十年的光阴里,柘荣的大街小巷各个角落都能听到“卖油卷面啦——”的吆喝声。

如今,柘荣挑着担子卖油卷面的人已经越来越少,吴秀蓉也早早在几年前就开了一家小店,儿子和媳妇继承了她的手艺。

岁月流逝,巷子弄堂中大声吆喝的乡音逐渐淡化在人们的记忆中,但在很多柘荣人的童年里,一定有油卷面的味道,而这种味道也会一直传承下去,经久不衰。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 2016-01-20在福建省级扶贫重点县柘荣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2016-01-20穷啥也不穷教育——在扶贫重点县柘荣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2016-01-13药城柘荣 借路发力
  • 2016-01-12柘荣凤洋村:村庄增颜值 产业惠民生
  • 2015-12-24柘荣顺利通过国家级生态县验收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