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4月1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郑璜 严顺龙)“去年搬迁到现在,村里就有六七名大龄青年娶上了媳妇,要是以前哪敢想。”13日的省政协专题协商会上,古田县凤都镇双珠村搬迁户朱乃州感慨地说,这一年,村民生活变化可大了,住上新房不说,孩子上学不用租房陪读,老人生病自己就可以去医院,妇女照顾好家庭还能打点零工补贴家用,几个年轻人还自发成立林下经济合作社,准备大干一场。
从1994年造福工程被列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以来,像老朱这样的搬迁户全省已有142万户,整体搬迁的自然村超过7000个。
已走过20多年的造福工程,如何在我省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如何做得更好?今年省政协首场常委会专题协商,聚焦加大造福工程搬迁脱贫力度。
“搬得出”,让村民过得更好
尽管我省造福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搬迁任务依然艰巨,目前有搬迁意愿的农村人口近50万人,而伴随建房成本攀升,群众搬迁能力不足、搬迁用地困难等问题凸显。
谁还要搬、往哪里搬、钱怎么筹?杨琳常委建议,要进一步明确造福工程搬迁对象的范围界定,由县(市、区)扶贫办牵头,以乡镇为重点,进村入户开展造福工程搬迁意向调查,深入了解农民搬迁意愿和搬迁能力,为规划设计、政策制定、方案实施等提供科学依据。
“选址要舍得把适合生存和发展的好地块划出来。”省政协课题组成员郑传芳建议,要顺应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趋势,有条件的地方搬迁安置点应着重选择在县城、乡镇、工业园区以及中心村的周边。
“安置方式要因地制宜,除了集中安置外,还可采用插花安置、梯度安置,进城安置和跨区域安置,尤其是跨区安置要有突破。”薛爱国委员建议,鼓励挂钩帮扶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沿海县(市、区)结合小城镇和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一个或多个有一定规模的集中安置区,或利用现有工业园区职工公寓、城镇保障性住房,安置对口帮扶县有意愿搬迁的群众。
今年起,国家加大易地搬迁扶持力度,大体上可为国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每户筹集贴息贷款等资金20万元以上。而占我省易地搬迁人口85%以上的非建档立卡农户,只能享受到省里每户3万至4万元的补助,举债搬迁,显然不可取。
除了提高政府补助标准和配套标准,课题组成员黄家铭建议,要整合涉农资金,将现代农业、扶贫开发、老区建设、少数民族发展、土地整理、村庄整治、乡村道路、饮水工程、污水处理、电力电信、广播电视等可用于扶贫搬迁建设的相关资金切出一定比例捆绑,用于支持搬迁户住房建设尤其是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
省财政厅负责人表示,在确保新增财力优先投向造福工程等民生扶贫领域外,将积极开展财政扶贫资金整合优化试点,创新帮扶方式,利用银行长期低息贷款及财政贴息贷款等支持政策,为贫困户提供融资支持。
日前,我省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负责人表示,作为易地扶贫搬迁省级投融资主体,将认真负责地做好扶贫搬迁资金的对接、支付和管理工作,推进我省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包,力争今年完成90亿元投资。
“留得住”,新房变新村
“搬了新房还要建新村,希望再帮一把,支持我们发展乡村旅游,把新村搞起来。”松溪县花桥乡招沙甲村搬迁户钟学富在协商会上的发言,道出了搬迁户的心声。
告别世代居住的村庄,带来的改变,远不只是住上新房这么简单。
搬迁安置前,村子小,村庄治理与管理也相对简单。搬迁和集中安置后,新村人口规模几倍甚至几十倍增加,人员结构、习性观念等相对复杂,村庄社区管理工作量、管理难度等必然加大。
郭学军常委建议,要将“和谐发展”“共享发展”“均等化”等理念融入搬迁农户的公共服务与民生保障中,优化搬迁农户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与基本民生保障,构建新居民共同体。
在解决“住得好”上,古田县坚持把集中安置点选址与全县发展规划、产业布局统筹考虑,今年将造福工程项目选址于产业集聚的大桥镇集镇中心,采取“统建精补、两证到户”模式,市场、学校、医院等公共配套一步到位,保证搬迁户有房住、就近打工就业,真正实现“留得住”。
“集中安置区的管理既有村民的具体事务,又有居民的管理要求,不同于村民的管理,也不同于居民的管理,应该说是介于两者之间。”厦门大学教授贺东航建议,根据集中安置区“村庄合并型社区”“异地新建型社区”“村庄拓展型社区”等不同模式,创立与之相适应的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让高校建筑和规划专业加强模式研究,将新房变成新区新城;让人文地理和经济金融专业研究不同搬迁脱贫的经济发展模式,生长出自己的造血功能;让社会科学专业研究不同社会发展模式,让搬迁户“住得稳”——刘塨常委开出一长串高校应该做的事。
省住建厅负责人表示,将支持符合条件的搬迁点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把造福工程搬迁点所在村庄列入今年“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名单,指导村庄“分清楚”“扫清楚”“拆清楚”“摆清楚”“粉清楚”,做好环境综合整治,保留自然风貌和乡土味道,真正把搬迁点所在村建成美丽乡村。
“能致富”,方能长远
“搬了家,一家人生活靠什么,怎么赚钱?”
“想搞农家乐或规模种养,但项目缺乏启动资金。”
如何既挪“穷窝”,又拔“穷根”,解决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这是造福工程长远推进的根本。
加大产业扶贫,激发内生动力。郑传芳介绍了莆田、南平等地发展农业合作社、林下经济、乡村旅游,促进搬迁群众增收的做法。他建议,要根据资源禀赋、地理位置和外部环境,引导搬迁群众从事具有地方特色的加工业、服务业、电子商务;采取“公司基地 农户”模式,通过产业扶持帮助脱贫致富。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加强培训提升十分必要,建议在这方面下大力气。”郭学军提出,不少搬迁农户只掌握基本农耕技术,身份发生变化后,缺乏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导致自我“造血”功能不足。他建议,借助“雨露计划”“春潮行动”等,对搬迁群众进行针对性技术培训、择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争取每户都有人掌握一两项实用技能。
省食药监局负责人林凤祥认为,支持搬迁群众自主谋业创业,是政府职能部门的职责。他表示,将进一步探索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主体备案制度,合理调整准入门槛,积极扶持搬迁群众就地规范开展“三小”加工经营。
协商会上,不少搬迁户表达了创业的意愿。启动资金从哪里来?省财政厅负责人表示,将对“十三五”期间搬迁群众比照贫困户实行无抵押担保贷款,并予以财政贴息的扶贫小额信贷政策。与会的农发行等银行负责人也表示,将推出更多契合福建的金融产品,支持造福工程建设,让农民得到更多政策优惠。
调研发现,搬迁群众在原住址都有一些经济林木、竹山、油茶山、茶园等资源,如何盘活?郭学军建议,要组织引导搬迁群众以转包、出租、入股等方式,将分散的资源统一交由企业经营管理,定期取得分红收益。
“我省民营经济发达,闽商有乐善好施的传统。”省工商联负责人表示,正在开展的“百企帮百村”扶贫行动,就是精准推动企业与贫困村、贫困户挂钩,通过产业扶贫、技能培训等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杜绝“返贫”或“回迁”现象,真正实现搬得出、快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