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出台“十三五”金融扶贫工作规划和2016年度工作计划的基础上,福建省联社党委进一步深入调研,听取意见,结合实际,提出了金融精准扶贫“123456”的工作思路。即凝聚一个共识、建立两项机制、推出三款产品、实施四个对接、开展五大行动、落实六点要求,推动全省农信系统主动扛起金融精准扶贫先行大旗,争当金融扶贫的主力军。 凝聚一个共识。农信系统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做好金融扶贫义不容辞、责无旁贷。这既是履行社会责任、践行普惠金融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业务发展的重要途径。 建立两项机制。创新工作机制,形成“省、市、县、乡(镇)、村”五级联动,分工明确,责任清晰的工作体系。省联社统筹,行社抓落实。完善考核机制,把金融扶贫工作纳入行社经营绩效考核范畴。 推出三款产品。推出“扶贫贷”专项系列产品,精准对接贫困人口创业和产业化扶贫项目资金需求。以当地政府建立的扶贫小额信贷风险担保金为依托,推出担保金 扶贫贷,为满足条件的农户发放免抵押贷款;以人民银行扶贫再贷款为资金来源,推出惠农宝 扶贫贷,向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发放利率较为优惠的贷款;以社保卡、新农保卡为结算载体,推出万通宝 扶贫贷,向有生产经营资金需求的农户发放自助循环贷款。 实施四个对接。对接贫困地区。精准对接23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2200个省、市、县(区)扶贫开发重点村以及现行扶贫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所在地区的金融服务需求。对接贫困群体。对现行扶贫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分类施策,一方面,提供资金支持,促进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自我发展;另一方面,协助做好低保资金代发等金融服务,为无劳动能力的人口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对接特色产业。因地制宜支持发展种养业、传统手工业、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等特色产业,推动产业带动扶贫。对接扶贫项目。对整村推进、造福工程搬迁、乡村旅游扶贫等工程给予信贷资金和服务倾斜,改善发展环境。 开展五大行动。牢固树立“共享”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力争到2020年贫困地区金融服务水平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加大信贷投放。每年累计投放不少于75亿元信贷资金精准支持农村低收入群体增收脱贫,提高扶贫小额信贷覆盖率;同时推行“五优”服务,即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放款、优惠利率、优质服务。优化网络布局。保持机构网点乡镇全覆盖,并向智能化、体验式转型;实现小额支付便民点行政村全覆盖,并逐步升级为“福万通”普惠金融便民点,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持续推广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微信银行等电子银行服务,提升金融服务便捷性。深化信用建设。力争23个省级扶贫重点县都有信用乡(镇),每个乡(镇)都有信用村,每个村都有信用户。创新金融产品。除三款“扶贫贷”专项产品外,创新推出“简易贷”、“安居贷”农民建房、购房、装修、新村建设贷款及“两权”抵押贷款等产品,进一步满足客户的层次化、差异化需求。普及金融知识。通过开展现场活动、媒体宣传、银团合作等,提高贫困群体的金融知识和金融产品认知度。 落实六点要求。全省农信系统要在精准扶贫上先行一步,在脱贫攻坚上有所作为,力争冲前头、立头功。要服务大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当地政府扶贫工作的决策部署,围绕实施“十三五”金融扶贫工作规划,在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加大对扶贫开发的金融支持力度。要精准施策。找准切入点,精准对接脱贫攻坚多元化金融需求,全力推动贫困地区金融服务到村到户到人,让贫困人口有更多的获得感,充分发挥金融加速脱贫能效。要因地制宜。立足贫困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和贫困主体的差异化金融需求,因地因人施策,增强扶贫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夯实基础。扎实做好扶贫对象识别与建档、项目储备和政策对接等基础工作,开展有针对性的金融知识教育、创业指导、产品推介等培训活动,为精准扶贫奠定坚实基础。要善借外力。以金融扶贫工作为契机,夯实客户群,扩大朋友圈。加强与扶贫、财政、农业、社保、教育、经贸、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协调合作和信息共享,发挥驻村第一书记、蹲点干部的作用,合力推进,提高脱贫攻坚成效。要加快落地。按照单列部门、单列信贷规模、单列考核、单列产品的“四单”原则,实施量化考核,强化工作质效,深入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工作。(黄珠中 陈小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