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文化> 非遗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回归古法,坚守指尖上的茉莉工艺
2016-08-16 10:01:17 张颖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卓志沐 我来说两句

  郭斌(右四)在向芳疗爱好者介绍茉莉花知识。

每年7月至9月,是福州天气最热的时候,也是茉莉花盛开的时节,这座城市就浸润在茉莉花的香气之中。作为目前福州市面上唯一用古法制作茉莉花膏的调香师,郭斌开始了一年的最佳制作时期。

他的工作室里,在层层叠放着的木框内,茉莉花平铺在薄薄的一层植物凝脂上,静待时间去慢慢窨取着花朵的活性。多年来,郭斌专注传承与创新,采用最古老,最耗时和濒临稀缺的手工技艺“冷吸法”来制作茉莉花膏。茉莉花香早已弥漫至郭斌的指尖,流入其心间。

顶尖调香师,用了20年回归古法

从1978年进入福州香料厂至今,郭斌与茉莉已结缘38年。

郭斌出生于书香世家。进入香料厂后,他最早在浸提车间工作。“学习调香是迎合当时的大环境,上世纪50年代苏联专家来到中国培养调香人才,之后中断多年。”1981年郭斌成为了新中国首届调香班的一员,师承汪清如、张承曾老师,学成后成为中国第一代科班调香师。

在调香师生涯里,郭斌的第一个高峰之作就是“兰兰蛋白香波”。上世纪80年代,兰兰蛋白香波在福州售卖得很好,“宝洁在5年后才正式进入中国内地,兰兰一年可以卖出250多万瓶,福州总人口才两三百万。”在那个年代,这款洗发水被当作奢侈品,时髦爱美的女孩子们在去舞厅之前用它洗头,香喷喷地去跳舞,“一罐售价四五元钱,而当时普通人一周的伙食费不足10元钱”。

1997年,郭斌离开福州香料厂,自立门户开始创业。他依然想从事调香的工作又热爱茉莉,但是问题在于,“再用大型机械提取茉莉香料,自己一个人几乎是不可能的”。

“家里人都很喜欢茉莉花。”郭斌回忆道。在小时候,他常常看见外婆和奶奶将散发着清淡茉莉香气的鹅油膏抹在脸上。在思考的过程中,他想起老师曾提及过的古法制作,于是他踏上了脱离机械回归传统手工技艺的路途。

在寻访技艺的过程中,精益求精的郭斌决心重拾最传统复杂的古法——冷吸窨制技艺。郭斌介绍道:“早在青铜器时代我们的老祖宗就已经领悟了这项工艺的基本原理——油脂吸香。但是古法也需要创新。传统的福州茉莉花膏都是以猪油、鹅油这样的动物性油脂为基底,这个已经过时了,芳疗行业都已经普及了植物性基底油。”一切等于重新开始,郭斌只能自己钻研摸索植物基底油的茉莉花膏制作。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 2016-07-15福州市第三届茉莉花文艺奖评选活动启事
  • 2016-06-16海峡文化艺术中心主体钢结构开吊 造型似茉莉花
  • 2016-06-06永泰乡村茉莉花开 游客到田间参与采花制作花环
  • 2016-06-06茉莉花开啦
  • 2016-02-14茉莉花茶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