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空闲,邱文生就会搬出长江牌电影放映机在家里摆弄。 核心提示: 在农村文化贫瘠的年代,乡村电影放映员曾打开了广大乡民通往光影新世界的大门。他们肩挑背扛,跋山涉水,不辞辛苦地奔忙于村落间,为乡村带去最初的光影启蒙,同时见证着中国农村的变迁。作为文化下乡的最早形态,乡村露天电影是那时乡村文化的独特符号,也是几代人的共同记忆。 如今,虽然乡村露天电影开始被冷落,但乡村电影放映员并未因此退出历史舞台。他们中的一部分成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的成员,继续服务农村…… 乡村的电影启蒙者 一个深秋的傍晚,打谷场上,20岁的邱文生架设好幕布,连接放映机和发电机,测试音响。晚上,他将播放刚刚从县电影公司租来的新片《庐山恋》。邱文生粗略估计,当晚到场的观众至少有千人。他们都赶来一睹“中国银幕第一吻”的风采。 这样的场面,出现在1980年的漳州市南靖县书洋公社双峰大队。晚饭后搬着小板凳,看一场露天电影,是当时闽南农村最时兴的娱乐活动。 今年80岁的黄茂盛是南靖第一批乡村电影放映员之一。1958年,从部队退伍的他参加了省文艺干校第八期电影放映培训班。“不仅要学放映技巧,还要学如何鉴定胶片质量等级,维修放映机、发电机、音响。”半年后,黄茂盛终于拿到了由当时福建省文化局颁发的电影放映技术资格证书。 不久后,黄茂盛便加入了刚刚组建不久的南靖电影队。他还记得,当时全县只有两台放映机和6个放映员。由于资源不足,不少偏远村庄一年也看不上几回电影。因此,虽然当时放的大多是《红灯记》《沙家浜》《白毛女》等样板戏,村民们依然看得津津有味。 “那时在放电影前,我都要举着大喇叭,就剧情做简单介绍。”黄茂盛说,电影播放过程中,遇到难以理解的台词,他也要用闽南土话实时翻译,当时的行话叫作“演间播话”,“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农村完成了最早的电影启蒙”。 进入上世纪80年代,随着电影创作的繁荣以及市场的开放,更多的电影类型开始涌入中国乡村。乡村电影放映员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上世纪70年代末,南靖成立电影公司,共建立3支电影放映队。各个乡镇与建制村也相继购置放映设备,组建放映队伍。最多的时候,全县放映员超过200人。 1978年,南靖县给当时的书洋公社双峰大队分配了一台8.75毫米电影放映机。双峰成为全县第一个自有放映机的村子。之后,大队委派邱文生参加了电影放映培训。学成归来后,邱文生成了一名三等电影流动放映员。 “上世纪80年代播放的台湾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非常轰动,村里聚集了2000多名观众,不少人甚至坐着拖拉机从镇上到村里看电影。”邱文生说,这时候的电影类型已经大为丰富,尤其是港台电影的流入,让村民们大开眼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