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公益
  • 特产
  • 旅游
  • 文化
  • 科技
  • 致富
  • 人物
  • 品牌
  • 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乡村频道> 公益> 助村 >正文
更多头 条
南靖南南香蕉:如何摆脱“蕉”虑?
坪山柚的复兴计划
建宁“三子”的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的美丽嬗变
更多公 益
  • ·福安市大车村:“垃圾村”的环保大作战
  • ·南阳镇人大 “四亮”身份激发代表活力
  • ·侨村胜似桃花源
  • ·周宁:逼出来的绿色有机之路
  • ·培训 全国农村校长福州开班
更多扶 贫
  • ·一个山区贫困村的蝶变
  • ·陈声锋:明天又是好日子
  • ·高山村的返乡“智囊团”
  • ·屏南:因地制宜,让帮扶合民意
  • ·上杭太拔:光伏发电点亮山村脱贫路
更多驻 村
  • ·唤醒沉睡的内洞 激活村庄内生力
  • ·花样孔元期待“花”开长久
  • ·岚谷白鹅:不只让舌尖“嗨”起来
  • ·省内专家为农户支招:胡萝卜产业可 ...
  • ·柚树光开花不挂果,助村再帮忙
更多旅 游

福湖村打造畲风特色游

    [详细]
  • ·浦城县富岭镇打造生态旅游示范村
  • ·仓山城门镇着力打造“生态门户”
  • ·云霄大山海景荒山变成生态景区
  • ·泰宁:构筑旅游交通立体网络
更多特 产

党建让穷村焕新颜

    “地无三尺平”是楼下村,自从市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就发生了的翻天覆 ...[详细]
  • ·畲药致富“生态圈”初现北山
  • ·和平:百年老豆腐期待产业化之路
  • ·福建福州:多举措护航茉莉花飘香
  • ·蓬壶手工面线:冲出小作坊 闯出大格局
“柚树光开花不结果 ‘助村’帮帮我”
2015-08-26 08:49:16 郭斌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康金山 我来说两句

20日,记者再次与老陈通电话,老陈说:“晴了两天,应该可以上山了。”为了稳妥起见,老陈随后还先往山上跑了一趟,确认山路可行了。卢新坤听闻决定,次日即往仙游。

21日上午,在仙游县农业局副局长陈国庆、盖尾镇农技站高级农技员老李等人的陪同下,卢新坤一行跟着陈建荣向山上进发。一路上,车辆底盘刮擦碎石发出的声响,让坐在车上的人恨不得能飘起来,减轻车辆的负荷。一路颠簸后,前方没有路了,大家下车步行爬上山。

“你这个柚园选址在这山上,日常管理和成果运输都很难哦。”站下歇息时,卢新坤和果农老陈聊到。

“现在我心里最急的是它不结果。”老陈说。

临近中午,终于抵达柚园。屈指可数的几个青皮的柚子孤零零地挂在树上,一行行的白柚树无精打采地立在山坡上,树下板结着的土上,撒着许多蓝色的颗粒。

“是我刚洒下不久的复合肥,270元一包呢。”老陈说。看得出来,虽然这些白柚树几乎不挂果,老陈依然悉心照料着它们,不惜血本。

“缺水啊,太旱。”仔细看过一棵棵白柚树后,镇农技站的老李说。

“这肥也不能这样撒着,一下雨就全被冲走了。”卢新坤指着树下的蓝色颗粒状的复合肥说,“要开沟,绕着这树挖一圈,肥料要用土覆盖住;要筑埂,留住雨水,还要有灌溉的水。雨水不足的时候,要人工补水。”

“可是这些柚树每年开花都开得很多的,花很盛啊。”说到花,老陈还挺自豪。

“开花是要消耗大量营养的。果树需要适时修剪,淘汰掉弱枝,只保留最强壮的那些枝干。要先确定哪些是你要留的主干,像这样大小的树,留下五六根主枝就可以了,其他的小枝干都要及时剪掉,以免争夺养分,又挂不住果。”卢新坤一边说,一边随手折了一条细细的枝丫。很明显,那么细的枝丫,别说柚子,就是两粒橘子挂上去,也会耷拉到地上。

“这些枝丫,只会争夺和消耗本就不多的养分,开花时节花很多,看上去很好看,但是我们的果农种果树目的是要它结出果实,花多了,后期养分跟不上了,反而没了果实。”陈国庆副局长在一旁给记者补充解释。

“你看这树叶,还有点发黄,有点卷曲,像人,是亚健康的,不是正常的好的样子啊。你的日常管理没跟上。”镇农技站老李拉着陈建荣的手说。

“还有受红蜘蛛病的影响。”卢新坤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掏出2个塑料袋,摘下一些柚树叶,密封起来,准备带回去继续检查。

明晃晃的太阳无遮无挡地晒在山头,不一会儿,每个人都湿透了衣服。

“这些柚树的品种基本上没有大问题的,主要的因素还是管理不到位、不精准。比如施肥,什么阶段施什么肥是很有讲究的,什么肥应该怎么施也是有区别的。山坡上留不住水,要开沟筑埂,引水蓄水,还要适时修剪、及时消灭病虫害。这些工作都做好了,这些白柚还是很有前途的。”下山前,卢教授把自己的手机号码留给老陈。

“我还建议你找个时间,去我们度尾文旦柚种得好的果农那里去实地看看,学习借鉴一下他们的日常管理技术。我给你牵线搭桥。”镇农技站老李又给陈建荣支了一招。

顺着雨水冲刷出的黄土沟,卢新坤和大家一起深一脚浅一脚下山。顶着热辣的阳光,记者回头看见,果农老陈正站在山头,目送我们离开。

“后续还有什么问题,随时跟‘助村’联系。希望明年收到你丰收的喜讯啊。”下山的车上,记者给老陈发了这条短信。

首页 上一页 [1] [2] 显示全文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 2015-08-24报网融合更“助村”
  • 2015-08-20“助村”专题
  • 2015-08-19“助村”集结号:学子们,一起下乡做助村调查
  • 2015-08-19农企贷款难 “助村”+P2P金融来帮忙
  • 2015-08-18“猫火车”山村儿童城市游学营│助村种下62颗梦想的种子
  • 2015-08-12“助村”栏目开张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