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热点

现场直击:走进东坂,揭秘河豚第一村

    千百年来,在民间一直流传着“不食河豚不知鱼味,食了河豚百鱼无味”“一朝食得河豚肉,终生不念天下鱼”。[详细]

现场直击:老知青带我们探访知青楼

    建瓯桂林知青楼 湮灭还是重生关注桂林村,缘于村里一座始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知青楼。这座知青楼曾见证了上千名知青在桂林村艰苦奋斗的历史,也承载着知青们的青春与激情。[详细]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助村精选 > 正文
和下党村一起,实践定制扶贫吧
2015-06-03 16:3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游笑春 叶许意

合作经营为村集体造血

茶园被人承包了,谁来种植和加工?如何保证茶叶质量?

曾守福告诉记者,目前,福山水定制茶园的销售主要放在北京地区。今年,福山水项目春季订单达2万公斤。如此大量的订单,保质保量的规模化生产成为必要。

2014年,依托下党村茶产业成立的梦之乡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成为下党村的造血器官。村委会占股20%,村民占股20%,管理人员占股60%,这样兼顾村民和村财双增收。

“我们只负责把控生产环节,市场运作、品牌推广全部由北京那家公司做。”曾守福说,通过这个项目,每年茶农能增收3000多元,下党村村财可通过标准化茶叶加工厂增收10万元以上。

“6月15日之前,厂子主体结构必须完工。”除了2万公斤的春茶订单,后续的订单会更多,曾永福心中着急。

50岁的下党村村民杨弈月,家有7口人,种植了3亩茶园。今年3月,她申请加入下党村茶叶专业合作社,因为合作社会免费提供低农残农药,保证茶青的品质,还优先优价收购她家的茶青。这样的政策,让加入合作社的茶农络绎不绝,记者看到,申请书在村委堆成一堆。

已有的茶园面积有限,如何解决新开茶园的资金问题?曾守福想出了村社合作经营的路子。村委会占股51%,合作社占股49%,由村委出资负责平整并流转土地,购买苗木和化肥,合作社出劳工和管理成本,合作社成员自愿参与,按股分红。这样的模式,既兼顾村财增收,又调动合作社积极性。这成为曾守福为下党村打造的另一套造血器官。

目前,下党村村委已经投入近30万元,由村社合作新开高优白牙奇兰茶园100亩,锥栗50亩,优质高产油茶园500亩,三年后,预期村集体每年增收10万元以上。

新鲜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