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是位于偏僻山区的农业大县。近年来,建宁立足实际,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开办“田间学校”,培养有技术的新型农民。在这所 “田间学校”里,校长、老师、学生均是农民,学校里的学生不仅学技术,还能领工资,毕业后,还可留校当老师。
“田间学校”应运而生
走进建宁县均口镇食用菌基地,平坦宽阔的公路旁,高大的标准化食用菌大棚,一栋连着一栋,场面蔚为壮观。这就是建宁县开办的“田间学校”。
说起“田间学校”,还得从创办人尤建国说起。今年38岁的尤建国,是均口镇黄岭村人。这些年来,他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农田实现高产与高效?
尤建国对笔者说,建宁天气冷,每年冬天都会结冰,一般经济作物很难过冬,种植起来风险很大,因此,首先要找到适合建宁当地气候的经济作物。2009年,他到浙江丽水做生意,看到当地农民大量搭棚种植香菇,并利用冬闲田种植黑木耳。“黑木耳种植,时间短、劳动强度不大,冬闲时种,与家乡的水稻种植时间不重叠。搭棚种香菇,当年就可见收益,效益高,前景好。”于是,尤建国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何不把这两个项目带回家乡?
“食用菌种植,前期投入较大,要想让村民一起来种,就得教会他们技术。”要教技术,就得有场所。于是,尤建国想到了建“田间学校”。说干就干。尤建国承包了黄岭村的50亩稻田种植黑木耳,又投资100多万元建起搭棚种植香菇,同时,还从浙江庆元聘请技术员当老师。
学技术还能领工资
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尤建国,很了解农民的心理。“老百姓是不相信嘴巴说的,只相信眼睛看到的。”尤建国说,为了打消大家的疑虑,他聘请部分村民来务工,并无偿对村民进行技术培训。在培训中,他采用“师傅带徒弟,徒弟变师傅”的模式,一边培训食用菌技术,一边发展技术农民。
“在这里,教室就是食用菌种植搭棚,十分便于课堂与田间两种授课形式的交叉互动。农民还可自选学科。”尤建国说,他给每个班级都安排了授课教师,并划分了香菇班和黑木耳班。两个班在上课时间与资金投入方面都各不相同。香菇班的学生,可租用合作社的菇棚,从事香菇种植,学习期为1年时间;黑木耳班的学生,无需搭建菇棚,只要利用自家的冬闲田种植就可以,学习时间短,只需要半年时间。
今年44岁的计生户陈立胜,就是“田间学校”的受益者。早些年,他在外地打工,后来返乡务农,由于村里耕作条件不好,种田效益差。“一年忙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加上家里人口多,孩子还在读高中,生活压力很大。”陈立胜说。
去年,他到这所“田间学校”当学生,刚来时,不仅学技术,还领工资。如今,毕业后的他还当上了老师。眼下,陈立胜还是食用菌合作社里的一名股东,有3万棒的香菇;他和妻子同时又是合作社员工,他负责烧锅炉,妻子负责生产菌棒。“一年下来,我们夫妻俩上班、种菇,收入可达10万元。”陈立胜掰着手指开心地算着。
“田间学校”粉丝多
看到搭棚里的香菇长势喜人,村民们的胆子也大了起来,跟着一起种。
“我们不是单纯把理论知识教给农民,而是通过这个平台,让村民自己动手,参与种植,让学会的村民教不懂的村民,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还可把种植成果拿出来比一比,这样的学习效果更好。”尤建国说。
如今,这所“田间学校”就像一个孵化器,不断地培训出一批又一批技术农民,而且管理模式十分灵活。学会技术的农民,可选择留在学校当老师,也可离开学校,自己开办学校当校长。
“参加这个‘田间学校’的培训很开心,现在我也当老师啦!”去年参加培训的村民尤火金说,“田间学校”还帮助种植户申请担保贷款,一亩香菇流动资金3.5万元,自己只要投入1万元风险金,剩下的2.5万元“田间学校”负责。
眼下,“田间学校”越办越大,已经在全县4个乡镇建了分校。全县香菇和黑木耳种植面积已发展到500多亩,有200多户村民加入了合作社,辐射带动农民致富1000余人。
编后:建宁“田间学校”为何能够越办越大?一是因为它十分契合农民朋友的心理特点和实际需求,能让参训农民学到技术、挣到钱;二是因为这种培训方式特别接地气、特别讲实效,能让农民朋友快速学会、轻松上路。农民朋友参加技术培训之后,转变成为知识农民,提高了种植项目的技术含量,从而带动当地农业的转型升级。建宁开办“田间学校”的做法,还打通了农民技术推广的“最后一公里”。希望在广大农村,能够有更多“田间学校”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