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热点

现场直击:走进东坂,揭秘河豚第一村

    千百年来,在民间一直流传着“不食河豚不知鱼味,食了河豚百鱼无味”“一朝食得河豚肉,终生不念天下鱼”。[详细]

现场直击:老知青带我们探访知青楼

    建瓯桂林知青楼 湮灭还是重生关注桂林村,缘于村里一座始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知青楼。这座知青楼曾见证了上千名知青在桂林村艰苦奋斗的历史,也承载着知青们的青春与激情。[详细]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致富路上 > 正文
香浮大米:自然农法香自来
2015-08-17 16:0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康金山

     香浮小区域生态宜人。

    东南网5月12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张颖)

   不用化肥不打农药,全部回归自然农法种稻,这可能吗?福建大田县建设镇香浮村村支书周进乐会斩钉截铁地告诉你们,这完全可能。去年,他发动14位平均年龄已63岁的村民,开始原生态大米的试验性种植。

   对于自己的故乡,周进乐有足够的自信:香浮村海拔在400-700米,而且远离集镇所在地,深山中小区域云雾缭绕,日照充足,灌溉水源自山间甘甜清澈的溪流。

   更重要的是,周进乐想领着家乡的父老乡亲闯出一条增收的新路。只有500多人的自然村,如今留在村中的80多人几乎全是老人,青壮年都在外务工谋生。但是老人身体大多非常硬朗,个个还是好劳力。在这些农夫里,最年长的已经87岁,从事农耕70载,自然农法是他的专长。

香浮最老的农夫今年87岁啦,最擅长自然农法

           香浮最老的农夫今年87岁啦,最擅长自然农法。

   “当时我要求不能用化肥,只能用农家肥。而且不能用化学农药,只能用我指定的生物制剂。”说服村民加入试验团队,周进乐面临的困难不小。看到村民们犹豫不决,为了打消他们的顾虑,周进乐采用了预付费的形式,按照去年大家的稻谷产量,以收购价的3倍提前付款给大家,“我要求使用农家肥,农家肥的费用我也包了”。

   参与试验种植的稻田全部是高海拔的梯田,全部使用农家肥,耗时更耗力。“原本用化肥,1000斤的稻子只要100斤左右的化肥,而用农家肥得3000斤。”另外一个参与试验的农民周占巧算了一笔账,从1∶10到3∶1,这种投入不仅是金钱,淳朴的老农民们就肩挑手提,一次施肥得上下好几趟。

   周进乐让农民们采用生物制剂印楝油来防治病虫害,“印楝油有一种味道,主要就是利用那种味道来驱虫,而且一段时日后,印楝油就会自然代谢,味道也会消散”。

   尽管开始时候质疑声不断,但是在耕种过程中,老农们也发现了差别。“以前化肥一下地,没几天就看见苗蹭蹭蹭地长高,用农家肥没这么见效。但有意思的是农家肥的地里病虫害相对少些。”周京在说道,“大家一琢磨,可能用化肥的苗长得快,叶秆什么的都嫩,虫子爱吃。而农家肥的苗粗壮、硬实,虫子不爱吃。”

   为了测试土壤的生态,周进乐还动员村民在水田里放养泥鳅、田螺。在冬歇期,除了将稻秆还田做肥料之外,他们还种植紫云英,“开春一犁地,又是上好的绿肥”。

   去年的试验种植收获3万斤的大米,农民的种植收入是原先的2倍,因此今年自然农法种稻团队扩军啦,村里也设立了香浮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周进乐透露,今年的种植面积约为400亩,83户农户参加,除了留守老人,还有一部分返乡青年作为新生力量加入。“大家积极性很高,周边村庄也有人在询问,跃跃欲试。”周进乐估计今年的成品米产量将达到22万斤。

   除了传统销售渠道外,他们将积极试电商销售,目前已经跟一家农特产品电商销售平台达成初步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