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承受着成本“地板”不断抬升、价格“天花板”不断下压的双重挤压,农民仅靠种粮利润有限。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民享受到全产业链的增值,我国农业的竞争力才能不断提高—— 到一些国家旅行,你会发现当地真正宜居的地方不是高楼林立的大城市,而是在乡村。不过,这些乡村的农业已不是传统农业,而是融合了一、二、三产业的“六次产业”,是集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于一身的新型经济结构。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几个月来,“六次产业”在全国各地日渐升温。如何认识“六次产业”?又该怎样发展“六次产业”? “六次产业”收益良多 采枇杷果、赏百合花、摘鲜杨梅、品农家饭……入夏以来,每天前往江西省永丰县藤田镇中西山村的市民络绎不绝,体验着难得的田园乐趣。中西山村是当地有名的百合、水果种植专业村,修通了水泥路、建起了农家饭庄后,成了许多城里人节假日休闲的好去处。 “普通水果收获后,如果农民直接在地头卖掉,每斤不过几元钱;如果加工成果汁出售,利润就会翻番;再如果是有品牌、有机种植或者质量可追溯的水果,身价会大大提高。在瓜果飘香的季节,城里人来果园赏景、采摘、吃农家菜,农民收入就更不一样了。”永丰县农业局副局长袁阁夏说,农业产业“接二连三”,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去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万元。 永丰县农业“接二连三”就是发展“六次产业”的例子。所谓“六次产业”是个形象的说法,最早由日本学者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当时的日本面临着农业后继乏人、农村衰落的问题。为了激发农业发展活力,开始推动农业生产向二、三产业延伸,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因“1+2+3”等于6,“1×2×3”也等于6,故名“六次产业”。如今,“六次产业”的理论已经风靡全球。 农业部经管司司长张红宇说,“六次产业”与我国一直提倡的让农业“接二连三”内涵一致,通过完善农业加工、销售、服务等环节,让农民获得更多的增值效益。农民不仅要从事种植或养殖(一产),还要从事农产品加工(二产)和农产品流通及休闲农业(三产)。无疑,这给转型期的中国农业带来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眼下,全国各地开始出现了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势头。例如,在城镇郊区发展观光农业、都市农业;在发达地区发展信息农业、设施农业;在主要农区,发展高端增值农业,建立农产品加工基地。一些地方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迅猛发展,已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这些地方的农业到底是第一产业还是第三产业已经难以区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