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贷款难”,究竟难在哪? ——部分省市农民贷款情况的调查 本报记者高飞 去年4月份以来,央行针对三农领域多次定向降准,释放流动性已达万亿元规模,这对推动我国三农持续发展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然而,尽管农民对贷款需求非常强烈,但是农村家庭正常信贷获批率只有27.6%,远远低于40.5%的全国平均水平。农民“贷款难”的严峻现实始终困扰着当前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那么,农民“贷款难”究竟难在哪?银行方面怎么看?如何破解?对此,本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贷款难”难在哪儿? ——贷款门槛高、程序繁琐、抵押物价值不足、贷款规模小、还款周期短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万堤镇孙村是个典型的冀南小乡村,村里有80多户,400口人,全村基本上以种粮为主。村支书孙振山今年58岁了,但是精神头儿很足,声音洪亮,他谈到农民贷款时说:“现在农民贷款太难了,别说是贷不到款,就是跑手续也能把人搞晕喽。”孙振山说,要是真有点事儿,村民向亲戚朋友借点钱,也不会向银行贷款。 王红亮今年40岁,是大名县杨桥镇人,过去是搞蔬菜批发销售的,前年用十几年的积蓄在该县王村乡店北村村南流转了300多亩土地,成立了家庭农场,谈到今后的想法时,他面带愁容地说:“我本来想用贷款把其余的承包地都做成大棚,但是,银行就是不给贷,说我的抵押物不行,国家不是说土地承包合同可以抵押嘛,怎么到县里就不行呢。因为缺乏资金,我现在不仅不能扩大规模,连改建标准棚的想法也不敢有了。”王红亮说。 “农民贷款门槛过高,手续多,根本无法有效带动农民创业。”吉林省白山市浑江区广道江镇下甸子村党支部副书记刘俊说。记者在采访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建安乡建安村村民程利峰时,他说:“现在农村搞一个大棚,成本得3万。有时候银行给小额信贷,也就是3-5万,而且三个月后就得开始还了,因此贷款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更何况贷款门槛这么高,手续这么复杂。” “现在我市有专门的涉农贷款,五万元无息,六个月后开始还款,但是农业项目往往投资大,回报慢,风险也高,五万元还是偏少。我前一段时间打算投资设施农业,最后因为贷不来款,资金投入不行,最后还是放弃了。”辽宁省鞍山市大孤山镇一位农民告诉记者。 为什么涉农贷款如此之难?前不久,中央党校副校长王东京撰文指出:“农民贷款难的根本原因还是抵押物偏少,抵押价值不足。”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博士后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张家平说:“农民贷款难在风险太高,不仅来自农业生产环节的自然风险,还来自农业服务、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环节的市场风险,而这些不确定因素是农民与金融机构都难以掌控的风险。此外,农民可支配抵押担保品的缺乏也是影响其获得三农信贷额度的另一阻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