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陈萌山介绍,下一步,中国农业科学院将继续从品种选育、加工技术、机理研究、营养评价等多方面开展科技创新。一是采用常规育种、细胞学育种、分子育种相结合的方法培育专用品种,满足马铃薯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产品加工需求。二是研发高品质马铃薯全粉、生粉、主食产品专用粉;通过不同品种的马铃薯全粉、小麦粉等组合,开展产品品质分析、分子结构机理和营养保持技术等研究,研发主食产品的家庭烹调工艺与工厂生产技术及装备。以馒头、面条、米饭、米粉等传统大众型主食产品为重点,覆盖地域特色型主食产品、休闲与功能型产品等,实现马铃薯全粉在主食产品中的占比达到55%以上。三是选择不同人群、不同地区,重点开展传统大众型主食产品的消费引导;监测马铃薯主食产品消费群体的健康改善效果,评价主食产品营养功效。四是研究不同主产区、中心城市马铃薯主食化推进策略和途径。重点开展南方冬闲田、华北地下水超采区及西北旱区等马铃薯增产扩能技术研究,综合集成马铃薯主粮化区域技术模式并开展示范推广;全面跟踪评估马铃薯主食化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营养效益;探索我国马铃薯主食化的营养、消费、生产一体化的技术和政策。 |